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8页
     ·流动性风险产生原因第14-15页
     ·流动性风险衡量第15-16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第16-18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8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8-19页
   ·论文创新点第19-20页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综述第20-3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定义第20-21页
     ·流动性的含义第20页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第20-21页
     ·流动性风险的分类第2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1-25页
     ·银行经营风险处理不善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第22-23页
     ·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产生流动性风险第23-24页
     ·外部环境因素导致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风险第24-25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第25-2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第26-28页
     ·资产管理理论第26-27页
     ·负债管理理论第27-28页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第28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方法第28-33页
     ·指标评价法第28-31页
     ·计量分析评价方法第31-33页
3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识别第33-45页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潜在风险识别—以山东省为例第33-40页
     ·存贷比分析:比例在允许范围内,波动较大第33-34页
     ·不良贷款比率分析:比例下降较大,但资产质量仍有待提高第34-35页
     ·流动性比例分析:流动性充裕,但呈下降态势第35-36页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存款呈明显的短期化,贷款集中度上升第36-39页
     ·备付金率分析:比率较高,但季节性波动较大第39-40页
   ·城市商业银行典型流动性风险案例第40-41页
     ·湖北省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调查案例分析第40页
     ·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证案第40-41页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从管理角度分析第41-45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较弱第42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缺失第42-43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监测指标有待完善第43-44页
     ·流动性管理手段不足第44-45页
4 LS 银行流动性风险实证评价第45-60页
   ·LS 银行概况第45页
   ·LS 银行与其他银行流动性风险比较的聚类分析第45-49页
     ·分析的理论基础第45-46页
     ·指标选取第46-47页
     ·模型建立第47-49页
     ·结果分析第49页
   ·LS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子评价第49-60页
     ·模型的理论基础第50-51页
     ·指标选取第51页
     ·模型建立第51-52页
     ·结果分析第52-57页
     ·结论评价第57-60页
5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控的建议第60-66页
   ·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60-62页
     ·修订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第60页
     ·抓紧建立市场化模式的存款保险制度第60-61页
     ·健全完善具有国际标准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第61页
     ·改进存款准备金制度体系第61-62页
   ·尽快实现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市场化第62-63页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第62页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第62-63页
     ·深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63页
   ·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第63-66页
     ·增强流动性风险监控意识第63页
     ·设立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监控部门第63-64页
     ·进一步优化银行资产结构第64-65页
     ·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第65页
     ·完善防范流动性监控预警机制第65-66页
6 结论和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页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历第73-74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规金融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