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迷津的探访与书写--张旻小说创作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1 “校园情结”与叙事空间的选择 | 第10-19页 |
| ·宽阔与狭窄:新生代作家与叙事空间的选择 | 第10-12页 |
| ·孤岛似的“校园”:张旻笔下的叙事空间 | 第12-15页 |
| ·“螺丝壳里做道场”:人性的深度挖掘 | 第15-19页 |
| 2 爱欲,作为精神困境勘探的视域 | 第19-26页 |
| ·张力与惊异—清澈表象下的幽暗背后 | 第19-21页 |
| ·百慕大三角的发现—心灵深处盲区与病灶的探索 | 第21-23页 |
| ·表象叙事:通过体验揭示冲突 | 第23-26页 |
| 3 隐性关系的描绘:伦理边缘处的叩问 | 第26-34页 |
| ·暧昧的关系:张旻的独特抒写 | 第26-28页 |
| ·压抑与禁忌:对精神的内在“透视” | 第28-31页 |
| ·超越伦理:一种淡泊、悲悯的写作态度 | 第31-34页 |
| 4 转动的“万花筒”:存在可能性的书写 | 第34-44页 |
| ·独特的写作姿态—对“存在”的个人化表现 | 第34-36页 |
| ·第三种状态:打破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 第36-38页 |
| ·不确定的叙述 | 第38-44页 |
| ·“罗生门”式叙述 | 第39-41页 |
| ·“冰山”式的对话 | 第41-44页 |
| 5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A | 第49-50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