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以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七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9-20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激励机制的研究第11页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与展望第11-12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2-16页
     ·概念界定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需求层级理论第16页
     ·激励保健理论第16页
     ·期望理论第16-17页
     ·公平理论第17-18页
     ·目标设置理论第18-19页
     ·强化理论第19-20页
2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理论探讨第20-25页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理论第20-22页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内涵第20页
     ·高校初任教师特点第20-21页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的目标第21页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高校初任教师激励机制理论第22-25页
     ·高校初任教师激励机制内涵第22页
     ·高校初任教师激励机制所需维度第22-25页
3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5-37页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总体评价第25页
   ·职称激励第25-30页
     ·职称激励的主要做法第26页
     ·职称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26-30页
   ·薪酬激励第30-32页
     ·薪酬激励的主要做法第30-31页
     ·薪酬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1-32页
   ·荣誉激励第32-33页
     ·荣誉激励的主要做法第32-33页
     ·荣誉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3页
   ·教师培训第33-37页
     ·教师培训的主要做法第33页
     ·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3-37页
4 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构建第37-52页
   ·构建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第37页
   ·构建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第37-40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7-38页
     ·科学性原则第38页
     ·双向激励原则第38-39页
     ·公平性原则第39页
     ·时效性原则第39-40页
     ·差异性原则第40页
   ·构建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体系第40-52页
     ·动力机制——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核心第42-44页
     ·诱导机制——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基础第44-46页
     ·考核机制——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关键第46-48页
     ·约束机制——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保障第48-52页
5 完善高校初任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的对策及建议第52-57页
   ·注重高校初任教师聘任制度的合理性第52页
   ·增强高校初任教师考核评价的有效性第52-54页
   ·明确高校初任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性第54页
   ·促进高校初任教师分配制度的公平性第54-55页
   ·创造高校初任教师工作环境的舒适性第55-57页
6 结语第57-59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7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57页
   ·今后有待开展的工作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