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一章 现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述评 | 第9-19页 |
第一节 建国前:"国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及其解读定位 | 第9-12页 |
第二节 建国初期(1950---1978):语文教材中老舍作品的定位与解读 | 第12-15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1998年):语文材料中老舍作品的回归 | 第15-17页 |
第四节 新课改十年(1999---2009年):语文教材对老舍作品多元化的解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各个时期语文教材选录老舍作品归因综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时代精神的制约与制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教材编审者的编写意图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化生成 | 第21-25页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第22-23页 |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文化的多元化彰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前语文教材中老舍作品的问题及建议 | 第25-37页 |
第一节 被编选者"改编"的老舍作品 | 第25-28页 |
一、编选者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 第25-27页 |
二、编选者的"济南的冬天"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鄂教版语文材料老舍作品的篇目问题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对当前语文教材中老舍作品的选编建议 | 第29-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