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表索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6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12-19页 |
(一) 作文教科书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凭借 | 第12-13页 |
(二) 我国作文教科书的现状令人担忧 | 第13-1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一) 母语教科书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二) 作文教材研究综述 | 第22页 |
(三) 母语教科书研究状况述评 | 第22-23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 教科书 | 第23-24页 |
(二) 母语 | 第24页 |
(三) 作文教科书 | 第24-2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 》的编制基础 | 第26-37页 |
一、 现行英国国家课程标准 | 第26-29页 |
(一) 现行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 | 第26页 |
(二) 母语国家课程标准 | 第26-29页 |
二、 国家读写策略 | 第29-37页 |
(一) 《国家读写策略》的背景研究 | 第29-30页 |
(二) 《国家读写策略》对写作成就水平的描述 | 第30-31页 |
(三) 《国家读写策略》对小学阶段写作的具体要求 | 第31-33页 |
(四) 《国家读写策略》对不同文体具体规定 | 第33-37页 |
第三章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的编制体例 | 第37-58页 |
一、 教科书结构 | 第37-44页 |
(一) 目录 | 第37-39页 |
(二) 单元结构与栏目设置 | 第39-44页 |
二、 形态设计 | 第44-54页 |
(一) 文字版式设计 | 第44-46页 |
(二) 图表呈示 | 第46-54页 |
三、 编制体例的特点 | 第54-58页 |
(一) 教科书结构完整清晰 | 第54-55页 |
(二) 图文并茂,丰富作文教科书内涵 | 第55-56页 |
(三) 练习设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 第56-58页 |
第四章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的学习内容 | 第58-75页 |
一、 陈述性知识的设计 | 第58-64页 |
(一) 文体的分布 | 第58-61页 |
(二) 各类文体的含义与特征 | 第61-64页 |
二、 程序性知识的设计 | 第64-75页 |
(一) 虚构文体的程序性知识 | 第64-69页 |
(二) 写实文体的程序性知识 | 第69-72页 |
(三)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学习内容的特点 | 第72-75页 |
第五章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的特点分析及启示 | 第75-88页 |
一、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的特点分析 | 第75-80页 |
(一) 写作教科书的独立性 | 第75页 |
(二) 知识的系统性 | 第75-76页 |
(三)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 | 第76-77页 |
(四) 符合作文学习的规律 | 第77-79页 |
(五) 注重写作的实用功能 | 第79-80页 |
二、 《Focus on writing composition》的启示 | 第80-88页 |
(一) 作文教科书结构要系统化 | 第80-81页 |
(二) 作文教科书内容的生活化 | 第81-84页 |
(三) 作文教科书内容呈示的清晰化 | 第84-88页 |
结语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词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