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电池极片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 | 第11-19页 |
·图像边缘检测 | 第11-12页 |
·图像边缘的定义 | 第11页 |
·图像边缘检测的步骤 | 第11-12页 |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 第12-19页 |
·经典边缘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现代边缘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几种检测方法性能比较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基于 SUSAN算子的电池极片瑕疵边缘检测研究 | 第19-30页 |
·引言 | 第19页 |
·SUSAN边缘检测算法 | 第19-21页 |
·一种改进的电池极片瑕疵边缘检测自适应D-SUSAN算法 | 第21-29页 |
·自适应平滑图像 | 第21-23页 |
·自适应灰度差阈值的确定 | 第23-25页 |
·极片缺陷边缘图像分割 | 第25-26页 |
·改进的D-SUSAN极片边缘检测流程 | 第2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 Canny算子的电池极片瑕疵边缘检测研究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页 |
·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 | 第30-35页 |
4 2 1 Canny准则 | 第30-31页 |
·Canny边缘检测算法步骤 | 第31-35页 |
·传统Canny算法的不足 | 第35页 |
·一种改进的电池极片瑕疵边缘检测自适应 F-Canny算法 | 第35-43页 |
·改进的图像梯度幅值和方向计算 | 第35-36页 |
·自适应Canny算子的高、低阈值确定 | 第36-39页 |
·极片缺陷边缘图像分割 | 第39-40页 |
·改进的F-Canny极片边缘检测流程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极片缺陷特征提取与识别 | 第44-57页 |
·引言 | 第44页 |
·数学形态学 | 第44-47页 |
·二值形态学基本运算 | 第44-45页 |
·灰度形态学基本运算 | 第45-46页 |
·极片图像滤波处理 | 第46-47页 |
·基于线段的极片形状特征提取 | 第47-51页 |
·极片缺陷区域编码 | 第47-48页 |
·极片缺陷区域标识 | 第48-49页 |
·极片缺陷的形状特征参数计算 | 第49-51页 |
·极片缺陷检测与分类 | 第51-55页 |
·极片缺陷检测流程 | 第51-52页 |
·极片缺陷分类 | 第52-5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页 |
·极片瑕疵检测技术方案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7-66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系统极片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开发环境 | 第58页 |
·电池极片检测软件功能模块 | 第58-60页 |
·电池极片瑕疵检测模块主程序 | 第60页 |
·运行结果演示 | 第60-64页 |
·总结及分析 | 第64-65页 |
·结果分析 | 第64页 |
·影响极片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