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规划及控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并联机器人概述第9-12页
     ·并联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第9-10页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并联机器人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概述第12-13页
     ·dSPACE系统简介第12-13页
     ·dSPACE的特点及应用现状第13页
   ·6PTRT并联机器人介绍第13-14页
     ·机械系统部分第13-14页
     ·控制系统部分第14页
   ·课题的目标第14页
   ·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并联机器人移动位移的求解及运动规划第16-28页
   ·引言第16页
   ·6PTRT并联机器人机械结构简介第16-17页
   ·理论基础第17-19页
     ·位姿描述第17页
     ·齐次坐标变换简介第17-19页
   ·并联机器人活动平台初始、目标位姿平面变换简介第19页
   ·并联机器人各轴移动位移(逆解)的求解过程第19-22页
     ·坐标系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第19-20页
     ·由空间变换求解变换矩阵T第20页
     ·求出各轴移动位移(即实现逆解)第20-22页
   ·运动规划第22-26页
     ·几类速度曲线第22-23页
     ·恒速速度曲线设计第23-24页
     ·三角形速度曲线设计第24-25页
     ·梯形速度曲线设计第25-26页
   ·各轴位移求解及运动规划的意义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dSPACE控制系统设计及运动实现第28-39页
   ·引言第28页
   ·控制系统设计第28-34页
     ·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8-29页
     ·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第29-31页
     ·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第31页
     ·基于dSPACE的控制系统开发过程第31-33页
     ·硬件设计及连接第33-34页
   ·运动的实现第34-37页
     ·运动实现过程第34-37页
     ·运动实验界面构建及数据采集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常规PID控制及实验第39-53页
   ·引言第39页
   ·常规PID控制原理第39-40页
     ·模拟PID控制原理第39-40页
     ·数字PID控制原理第40页
   ·实际运动曲线规划第40-42页
     ·恒速速度曲线的求解第41页
     ·三角形速度曲线的求解第41页
     ·梯形速度曲线的求解第41-42页
   ·常规PID控制的实现第42-43页
   ·常规PID控制实验第43-52页
     ·恒速速度曲线实验第43-46页
     ·三角形速度曲线实验第46-50页
     ·梯形速度曲线实验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模糊控制及实验第53-67页
   ·引言第53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3-55页
     ·概述第53页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及原理第53-55页
   ·实际运动曲线规划第55页
   ·模糊控制的实现第55-58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5-58页
     ·模糊控制的Simulink模型第58页
   ·模糊控制实验第58-66页
     ·恒速速度曲线实验第58-61页
     ·三角形速度曲线实验第61-64页
     ·梯形速度曲线实验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清运动的困境--以北京市房山农村地区为例
下一篇: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评价结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