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部分 何天有名中医学术经验总结第13-37页
 前言第13-14页
 学术经验总结第14-37页
  1. 何天有教授简介第14页
  2. 临床门诊病例收集第14-15页
  3. 何天有临证经验总结第15-37页
   ·慢性前列腺炎第15-19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19-23页
   ·周围性面瘫第23-29页
   ·脑中风第29-32页
   ·何天有灸法思想与临床特点第32-37页
第二部分 “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第37-65页
 前言第37-39页
 临床研究第39-65页
  1. 病例选择第39-42页
   ·研究对象第39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39-40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40页
   ·肢体肌张力评定标准第40页
   ·纳入标准第40-41页
   ·排除标准第41页
   ·剔除病例标准第41页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第41-42页
  2. 研究方案第42-47页
   ·研究方法第42页
   ·治疗方案第42-45页
   ·合并用药的规定第45页
   ·观察指标第45页
   ·疗效判断标准第45-46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46-47页
  3. 研究结果第47-57页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第47-48页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第48页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第48-49页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比较第49-50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比较第50-52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比较第52-53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比较第53-55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CA比较第55-56页
   ·安全性分析第56-57页
  4. 分析与讨论第57-65页
   ·“三位一体”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立法依据第57页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第57-58页
   ·两种疗法对NDS评分的影响第58-60页
   ·两种疗法对FMA评分的影响第60页
   ·两种疗法对Barthel指数的影响第60-61页
   ·两种疗法对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的影响第61-62页
   ·“三位一体”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分析第62-63页
   ·两种疗法临床疗效的分析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创新与特色第66-67页
不足与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 文献综述第71-81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士卿从痰瘀辨治小儿哮喘的经验总结与临床研究
下一篇:教育增值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饶市三十所中学语文学科评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