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张士卿从痰瘀辨治小儿哮喘的经验总结与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综述一 从痰疲辨治小儿哮喘临床研究进展第11-18页
 综述二 中医从瘐癖辨治小儿哮喘的历史与现状第18-22页
第2章 张士卿教授从痰瘀辨治小儿哮喘的经验第22-46页
   ·导言第22-28页
     ·继承张士卿教授临床经验的重要意义第22-25页
       ·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重要意义及现状第22-23页
       ·名医张士卿教授硕果累累,德艺兼备第23-25页
     ·张士卿教授痰瘀学说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5-28页
       ·痰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第25-27页
       ·张士卿教授小儿痰瘀理论的提出第27-28页
   ·张士卿教授从痰瘀辨治小儿哮喘的经验第28-46页
     ·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8-34页
       ·内因本质,哮喘宿根辨析第28-30页
       ·外因特点,多种诱发因素第30-31页
       ·疾病过程,细察病机演变第31-34页
     ·辨证论治的特点第34-41页
       ·遵循“三因”、“二辨”、“一对症”的辨证要领第34-38页
       ·分期论治,祛邪扶正有先后第38-39页
       ·谨守病机,化痰祛瘀贯始终第39-40页
       ·防重于治,穴位贴敷通经活络调气血第40-41页
     ·遣方用药的特点第41-44页
       ·善用经方 辨“症”加减第41-42页
       ·药用平淡 寒温佐制第42-43页
       ·虫类搜风 化痰祛瘀第43-44页
     ·典型医案第44-46页
第3章 缓解期“内服外敷”法防治哮喘的临床研究第46-65页
   ·临床资料第46-48页
     ·一般资料第46页
     ·诊断标准第46-47页
     ·纳入病例标准第47-48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48页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第48页
   ·研究方法第48-50页
     ·分组方法第48页
     ·治疗方法第48-49页
     ·治疗药物第49页
     ·观察方法第49页
     ·观察指标第49-50页
     ·疗效评定标准第50页
   ·统计学方法第50-51页
   ·临床资料分析第51页
     ·性别、年龄、病程第51页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第51页
   ·研究结果第51-55页
     ·治疗后总疗效观察第52页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观察第52页
     ·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疗效分值观察第52-53页
     ·两组治疗后平均感冒发病次数观察第53页
     ·两组治疗后哮喘平均发病次数观察第53页
     ·治疗前后肺功能观察第53-54页
     ·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观察第54-55页
     ·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观察第55页
     ·安全性观察第55页
   ·讨论第55-65页
     ·缓解期防治哮喘,“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第55-56页
     ·内服外敷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优势第56-57页
     ·关于止哮固本汤组方分析第57-59页
     ·关于咳喘贴及穴位选择第59-60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60-61页
     ·相关作用机理探讨第61-64页
     ·关于本治疗方法未来研究的设想第64-65页
第4章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临床观察表第72-74页
个人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婚姻习惯与《婚姻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哈萨克婚姻习惯法为例
下一篇: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