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录第11-14页
图名目录第14-16页
表名目录第16-17页
1 绪论第17-3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研究进展与评述第19-27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9-2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7页
     ·研究进展述评第27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7-30页
     ·研究基础第27-28页
     ·研究目标第28页
     ·论文内容第28-29页
     ·论文框架第29-30页
2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与划分方法初探第30-40页
   ·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分区/片管理体系第30-33页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第33页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划分的原则第33-34页
   ·面向非点源污染调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划分方法初探第34-39页
     ·河网概化与市政水利设施勘察和规划第35-36页
     ·一级集水区第36页
     ·二级集水区第36-37页
     ·三级集水区第37-38页
     ·四级集水区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第40-107页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类型划分与过程概化第40-43页
   ·城市不透水面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初始冲刷效应第43-67页
     ·方法与材料第43-46页
     ·结果第46-54页
     ·讨论第54-66页
     ·小结第66-67页
   ·城市透水面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源汇效应第67-80页
     ·室外试验第67-70页
     ·室内模拟第70-79页
     ·小结第79-80页
   ·降雨对城市透水面关键胁迫因子的淋溶效应第80-95页
     ·城市透水面土壤盐度在小尺度上的时空异质性第80-92页
     ·降雨对城市透水面土壤盐度的淋溶效应第92-94页
     ·小结第94-95页
   ·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物输移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95-105页
     ·方法与材料第95-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05页
     ·小结第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4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的构建第107-123页
   ·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的不确定性第107-108页
   ·模型框架与耦合机制第108-112页
     ·模型筛选第108-111页
     ·模型耦合第111-112页
   ·耦合模型的模块分析第112-123页
     ·系统动力学模块第112-120页
     ·多目标优化模块第120页
     ·情景规划模块第120-121页
     ·利益相关方模块第121-122页
     ·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第122-123页
5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的应用第123-143页
   ·研究区域:以上海临港新城集水区为例第123页
     ·区域概况第123页
     ·集水区及子集水区划分第123页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第123-125页
     ·遥感解译:典型年份的遥感影像资料第123页
     ·调查走访:集水区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调查第123-124页
     ·室外试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及源汇效应第124页
     ·室内模拟:基于土柱试验的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第124-125页
     ·数据库构建:基于3S技术的数据库构建第125页
   ·参数设定与模型检验第125-128页
     ·非敏感参数设定第125页
     ·模型检验第125-126页
     ·敏感性参数识别第126-127页
     ·多目标优化求解第127-128页
   ·情景规划与方案设计第128-129页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29-142页
     ·不同情景下临港新城集水区径流系数模拟结果对比第129-134页
     ·不同情景下临港新城集水区非点源输移通量模拟结果对比第134-140页
     ·基于非点源调控的临港新城集水区土地利用优化第140-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6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研究第143-154页
   ·城市非点源污染调控的现状特征第143-146页
     ·"源"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第144-145页
     ·"过程"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第145-146页
     ·"汇"调控现状及其局限性第146页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方法第146-148页
     ·调控原则第146-147页
     ·调控体系第147-148页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核心调控策略第148-153页
     ·基于雨水利用的集水区非点源污染总体调控策略:以上海市域为例第148-150页
     ·基于增加有效绿地比例的老城区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以上海城区为例第150-152页
     ·基于径流零增长的新城镇非点源污染调控策略: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第152-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4-159页
   ·主要结论第154-158页
   ·不足与展望第158-159页
8 附录第159-168页
   ·论文相关数据第159-163页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及方程列表第163-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8页
后记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
下一篇: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原位修复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