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页 |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 2. 相关文献概述 | 第14-24页 |
| ·国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16页 |
| ·迈克·波特(Michael porter)“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模型” | 第16-19页 |
|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关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 第19页 |
| ·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 ·中国国家竞争力发展报告 | 第20页 |
| ·金碚等人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第20-21页 |
| ·国内外关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 ·国外关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21-22页 |
| ·国内关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22-24页 |
| 3.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24-33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4-30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26-30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 第30-33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 | 第30-31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31-33页 |
| 4. 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33-39页 |
| ·软件产业的特征 | 第33-35页 |
|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 | 第33页 |
| ·智力密集型 | 第33-34页 |
| ·互连和锁定效应 | 第34页 |
| ·高要求的后续服务 | 第34页 |
| ·多数量、高聚集 | 第34-35页 |
| ·高效、绿色 | 第35页 |
| ·地域文化特色 | 第35页 |
| ·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 ·区位因素 | 第35-36页 |
| ·企业素质 | 第36页 |
| ·产业产出 | 第36-37页 |
| ·产业集群 | 第37页 |
| ·产业环境 | 第37页 |
| ·机遇 | 第37-39页 |
| 5. 成都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计量分析 | 第39-51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3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9-40页 |
| ·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及含义 | 第40-43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43-51页 |
| ·区域软件产业综合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3-44页 |
| ·因子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区域软件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5-51页 |
| 6. 成都市软件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和相关建议 | 第51-65页 |
| ·成都市软件产业综合竞争力比较评价 | 第51-59页 |
| ·综合竞争力比较评价 | 第51-52页 |
| ·产业投入比较评价 | 第52-55页 |
| ·产业产出比较评价 | 第55-57页 |
| ·市场绩效竞争力比较评价 | 第57-59页 |
| ·提高成都市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 第59-65页 |
| ·确定战略发展方向 | 第59页 |
|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软件人才结构 | 第59-61页 |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61-62页 |
| ·扩大市场占有率 | 第62页 |
| ·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 | 第6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