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r二元合金焊接熔池枝晶生长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焊接熔池凝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形核理论 | 第17-18页 |
·枝晶生长动力学 | 第18-19页 |
·成分过冷理论 | 第19-20页 |
·非平衡溶质再分配 | 第20-21页 |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常用的材料组织模拟方法 | 第21-23页 |
·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模拟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焊缝凝固过程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CA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应用的现状 | 第28-29页 |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焊缝微观组织演变的难点 | 第29-3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基于CA-FD的焊接熔池枝晶生长模型 | 第32-59页 |
·引言 | 第32页 |
·CA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枝晶形核与生长的微观动力学 | 第34-43页 |
·枝晶形核 | 第34-36页 |
·枝晶长大方式 | 第36-40页 |
·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 | 第40-43页 |
·焊接熔池枝晶生长模型的建立 | 第43-52页 |
·基于溶质守恒枝晶生长速度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焊接熔池枝晶生长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枝晶生长过程溶质浓度场的计算 | 第47-51页 |
·枝晶生长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51-52页 |
·宏观-微观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52-58页 |
·传统CA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对传统CA算法的修正 | 第54-56页 |
·宏观-微观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3章 焊接温度场的计算与校核 | 第59-77页 |
·引言 | 第59页 |
·焊接构件 | 第59-60页 |
·传热原理及热源选择 | 第60-62页 |
·焊接构件内部传热 | 第60-61页 |
·焊接热源选择 | 第61-62页 |
·基于有限差分求解过程 | 第62-64页 |
·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4-71页 |
·绝热边界条件 | 第66-68页 |
·对流换热边界条件 | 第68-69页 |
·辐射换热边界条件 | 第69-71页 |
·初始条件 | 第71页 |
·材料物性参数 | 第71-72页 |
·相变潜热处理 | 第72-73页 |
·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4章 焊接熔池枝晶生长的模拟 | 第77-95页 |
·引言 | 第77页 |
·微观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77-78页 |
·熔池中心等轴晶形态模拟与分析 | 第78-82页 |
·等轴晶生长形态的模拟 | 第78-81页 |
·等轴晶生长过程的溶质浓度分析 | 第81-82页 |
·焊接熔池柱状晶形态模拟与分析 | 第82-88页 |
·焊接熔池凝固过程的柱状树枝晶形态的模拟 | 第83-84页 |
·柱状树枝晶凝固过程溶质扩散场分析 | 第84-88页 |
·焊接熔池内枝晶形态的选择与竞争生长 | 第88-93页 |
·柱状晶与等轴晶竞争生长的模拟 | 第88-91页 |
·柱状树枝晶与等轴晶竞争生长过程的溶质浓度分析 | 第91-93页 |
·焊接熔池中的晶界偏析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焊接熔池枝晶间距定量计算与分析 | 第95-120页 |
·引言 | 第95页 |
·不同焊接条件下一次枝晶间距的分析 | 第95-104页 |
·焊接速度的影响 | 第96-100页 |
·形核密度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二次枝晶间距的计算 | 第104-110页 |
·熔池冷却速率的近似处理 | 第105-106页 |
·二次枝晶间距的计算 | 第106-110页 |
·二次枝晶充分生长的条件的讨论 | 第110-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6章 实验分析与软件系统设计 | 第120-134页 |
·引言 | 第120页 |
·实验分析 | 第120-126页 |
·实验设计 | 第120-122页 |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2-123页 |
·二次枝晶间距的实验分析 | 第123-126页 |
·焊接熔池枝晶生长模拟系统软件设计 | 第126-133页 |
·温度场计算的实现 | 第126-128页 |
·枝晶生长计算 | 第128-132页 |
·后处理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结论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个人简历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