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22页 |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及其融资难现状 | 第8-10页 |
·信用担保的基本概念 | 第10-13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析 | 第13-18页 |
·来自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 | 第13-14页 |
·来自外部宏观环境的风险 | 第14-15页 |
·来自外部微观环境的风险 | 第15-18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功能 | 第18-19页 |
·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风险管理 | 第22-35页 |
·国外信用担保及风险管理 | 第22-28页 |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介绍 | 第22-25页 |
·美、日等几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介绍 | 第25-28页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担保体系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国外先进经验的适应性 | 第32-35页 |
第三部分 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 第35-72页 |
·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 | 第35-37页 |
·公司简介 | 第35页 |
·公司目标 | 第35-36页 |
·公司历史 | 第36-37页 |
·目标客户 | 第37页 |
·公司团队 | 第37页 |
·小保公司组织构架、业务流程、规范 | 第37-41页 |
·组织机构 | 第37-38页 |
·业务流程 | 第38-39页 |
·业务规范 | 第39-41页 |
·小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内容 | 第41-59页 |
·风险共担担保模式及银行成功案例 | 第42-45页 |
·尽职调查 | 第45-47页 |
·十级分类的动态信用评级系统 | 第47-53页 |
·风险定价 | 第53-54页 |
·保后监管 | 第54-56页 |
·信息管理系统 | 第56-59页 |
·小保公司运作效果 | 第59-65页 |
·业绩分析 | 第59-62页 |
·增值服务及中小企业客户成功案例 | 第62-65页 |
·小保公司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5-70页 |
·工作方法方面 | 第65-67页 |
·担保基金方面 | 第67-68页 |
·人力资源方面 | 第68-69页 |
·市场竞争方面 | 第69-70页 |
·小保公司风险管理实践对我国担保机构运行的启示 | 第70-72页 |
·先进经验的学习和本地化改造 | 第70页 |
·确保商业化运作 | 第70页 |
·尽职高效的员工队伍 | 第70-71页 |
·切合实际的多元化担保战略 | 第71页 |
·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办法 | 第71页 |
·适当有效的反担保措施 | 第71页 |
·合作银行的大力支持 | 第71-72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及防范担保风险的建议 | 第72-81页 |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72-77页 |
·加快担保立法,为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73页 |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 第73-74页 |
·成立行业自律组织,配合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 第74-75页 |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75页 |
·以省级担保机构为主体,完善我国的再担保体系 | 第75-76页 |
·加大资金支持和补偿力度 | 第76-77页 |
·防范担保风险的建议 | 第77-78页 |
·学习、总结优秀的行业经验、方法,大力推广和复制 | 第77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担保风险控制制度 | 第77-78页 |
·与金融机构建立基于风险分担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 第78页 |
·建立多品种、多范围的担保结构 | 第78页 |
·担保业发展方向 | 第78-81页 |
·专业担保机构在传统融资市场的业务空间 | 第79页 |
·大力发展非融资担保业务 | 第79页 |
·关注和尝试金融创新业务担保 | 第79-81页 |
结束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