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6页 |
·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 | 第13-14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表型 | 第14-15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分化能力 | 第15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 | 第15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徙能力 | 第15-16页 |
·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 | 第16-17页 |
·MSCs的体外分离 | 第16-17页 |
·MSCs的培养 | 第17页 |
·运动和干细胞的关系 | 第17-18页 |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诱导成骨分化的进展 | 第18-22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 | 第19-20页 |
·郑氏伤科三号接骨药的组成和疗效 | 第20页 |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诱导成骨分化的进展 | 第20-22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3 实验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运动因素对其增殖的影响 | 第23-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2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运动方案 | 第24页 |
·取材 | 第24-25页 |
·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 | 第25页 |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25页 |
·MTT法检测 | 第25-2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26-27页 |
·MTT法检测的结果 | 第27-28页 |
4 实验二:郑氏伤科三号接骨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28-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实验分组 | 第28-29页 |
·实验所需条件培养液的配制 | 第29页 |
·郑氏伤科三号接骨药液的制备 | 第29页 |
·各组条件培养液的配制 | 第29页 |
·取材和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 | 第29-30页 |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30页 |
·MTT法检测 | 第30页 |
·成骨诱导 | 第30页 |
·ALP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31页 |
·MTT法检测结果 | 第31-33页 |
·ALP活力测定 | 第33-34页 |
5 分析讨论 | 第34-40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34-36页 |
·运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 第36-37页 |
·郑氏伤科三号接骨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6 结论 | 第40页 |
7 建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