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6页
  一、内蒙古高校第10-11页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第11-13页
  三、高校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征第13-16页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6-17页
  一、理论基础第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一、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主要研究方法第18页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二章 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第20-28页
 第一节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第20-24页
  一、人力资源配置理论第20-22页
  二、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第22-24页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原理第24-28页
  一、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学原理第24-26页
  二、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第26-28页
第三章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40页
 第一节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第28-30页
  一、教育规模第28页
  二、教育结构第28-29页
  三、师资队伍第29-30页
 第二节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第30-40页
  一、绝对数量少,缺口大第30-32页
  二、地区间、学校间分布不平衡第32-33页
  三、内部结构不合理第33-35页
  四、专职教师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第35-37页
  五、学缘结构较单一第37-38页
  六、缺乏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第38-40页
第四章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第40-55页
 第一节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第40-46页
  一、整体优化与局部优化、个体优化相结合的原则第41-42页
  二、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
  三、结构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42-43页
  四、因事择人与因人设事相结合的原则第43页
  五、竞争强化与动态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第43-44页
  六、能级对应与个别突出相结合的原则第44页
  七、掌控中坚与调控全体相结合的原则第44页
  八、优选增量与带动存量相结合的原则第44-45页
  九、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第45页
  十、用人所长与优势互补相结合的原则第45-46页
 第二节 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第46-55页
  一、从宏观层面促进内蒙古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46-48页
   (一) 争取国家、自治区政府的经费和政策支持第46页
   (二) 创造良好的高校人力资源发展环境第46-47页
   (三) 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第47-48页
  二、从微观层面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48-55页
   (一) 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第48-49页
   (二)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素质第49-50页
   (三) 优化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第50-52页
   (四) 建立全方位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第52页
   (五) 建立科学合理、组织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第52-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在高校治理中的良性互动
下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