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 第16-3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 | 第16-19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 | 第17-1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类型 | 第19-24页 |
(一)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 第20-21页 |
(二)教育性价值和享受性价值 | 第21-22页 |
(三)认知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 | 第22-23页 |
(四)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 第23-24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主要特征 | 第24-30页 |
(一)内容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 第24-25页 |
(二)效果的有效性与有限性 | 第25-26页 |
(三)实现的滞后性与超前性 | 第26-27页 |
(四)时效的多变性与终身性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容 | 第30-48页 |
一、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 | 第30-37页 |
(一)培养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 第30-35页 |
(二)促进个体其它素质的提高 | 第35-37页 |
二、帮助个体展现内在素质,创造社会财富 | 第37-42页 |
(一)保证个体施展本领、创造财富的政治方向 | 第37-38页 |
(二)开发和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其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 | 第38-40页 |
(三)帮助个体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40-42页 |
三、指导个体在消费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促进个体素质的再提升 | 第42-48页 |
(一)指导个体树立正确的物质消费观,促进个体素质的再提升 | 第42-43页 |
(二)指导个体正确的消费精神财富,促进个体素质的再提升 | 第43-44页 |
(三)直接提供精神享受,促进个体素质的再提升 | 第44-48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 | 第48-56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的因素及其关系分析 | 第48-51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第48页 |
(二)个体受教育者 | 第48-49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49-50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个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系 | 第50-51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的阶段 | 第51-56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目标的确立阶段 | 第51-5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输入和个体内化阶段 | 第52-53页 |
(三)个体素质外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阶段 | 第53-54页 |
(四)个体自我反馈和思想政治教育反馈阶段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程度的对策 | 第56-62页 |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 | 第56-57页 |
二、强化受教育个体的个体价值意识 | 第57页 |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个体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57-58页 |
四、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过程 | 第58-62页 |
(一)科学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价值 | 第58-59页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艺术性,提高价值主体的能动性 | 第59-60页 |
(三)重视评估的教育性,促进个体内在素质的外化和再提升 | 第60页 |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过程的有效调控 | 第60-62页 |
注释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