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6-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理论来源 | 第7-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二、理论来源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 | 第9-10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10页 |
第四节 赫哲族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 | 第10-14页 |
第二章 街津口乡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个案调查 | 第14-40页 |
第一节 2000 年以前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简要回顾 | 第14-18页 |
一、1840 年以前的赫哲族音乐文化 | 第14-17页 |
二、1840 年以后的赫哲族音乐文化 | 第17-18页 |
第二节 2000 年以后“赫哲民族文化村”实地调查 | 第18-26页 |
一、“赫哲民族文化村”概况 | 第19-22页 |
二、“赫哲民族文化村”演出实录 | 第22-24页 |
三、“赫哲民族文化村”音乐类型 | 第24-26页 |
第三节 “赫哲民族文化村”演出访谈 | 第26-38页 |
一、第一次采风与调查——对原乡文化站站长吴宝臣的访谈 | 第27-30页 |
二、第二次采风与调查——对文化村内莫日根酒店老板及游客的访谈 | 第30-34页 |
三、第三次采风与调查——对“伊玛堪”艺术团成员的访谈 | 第34-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街津口乡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个案研究 | 第40-67页 |
第一节 赫哲族传统音乐在商业演出中的文化变迁 | 第40-57页 |
一、关于传统民歌“嫁令阔” | 第41-51页 |
二、关于民间说唱“伊玛堪” | 第51-53页 |
三、关于原始宗教萨满舞 | 第53-57页 |
第二节 赫哲族民俗音乐在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变迁 | 第57-63页 |
一、生产民俗音乐的文化异变 | 第58-62页 |
二、信仰民俗音乐的文化异变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第67-73页 |
第一节 民俗旅游对赫哲族音乐文化变迁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68-69页 |
一、旅游对赫哲族精神文化产生冲击 | 第68页 |
二、赫哲族传统文化商品化令人担忧 | 第68-69页 |
第二节 民俗旅游对赫哲族音乐文化变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第69-70页 |
一、有利于开创赫哲民族文化品牌 | 第69页 |
二、有利于改善街津口乡居民的生活条件 | 第69-70页 |
三、有利于确定街津口乡居民的文化身份 | 第70页 |
第三节 民俗旅游开发与赫哲族音乐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 第70-73页 |
一、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 第71-72页 |
二、运用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和原则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