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违法性认识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背景第8页
 第二节 研究的必要性第8-10页
  一、法律实践的要求第8-9页
  二、法律人性化,民主化的要求第9-10页
  三、世界各国刑法发展的趋势要求第10页
 第三节 违法性认识阻却犯罪的认定适用的现状第10-13页
  一、免责事由第11页
  二、我国违法性认识的判断研究第11-13页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一、明确违法性认识的概念使刑法学研究建立一个语境平台第13页
  二、明确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的区别第13页
  三、确立为违法性认识认定的具体标准与适用情形第13页
  四、作一次有益的探索,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第13-14页
第一章 违法性认识实证考察以及概念界定第14-29页
 第一节 违法性认识在立法与司法中的实证考察第14-19页
  一、大陆法系考察第14-16页
  二、英美法系违法性认识的实证考察第16-18页
  三、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的立法司法考察第18-19页
 第二节 违法性认识概念的界定第19-24页
  一、违法性认识的概念之争第19-21页
  二、违法性认识的二元划分第21-22页
  三、违法性认识是形式违法性认识与社危害性认识的统一第22-24页
 第三节 违法性认识的质与量第24-29页
  一、采用刑事违法性认识第24-25页
  二、理由第25-27页
  三、实质违法性认识需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认识第27-29页
第二章 违法性认识的地位第29-43页
 引言第29页
 第一节 违法性认识在犯罪体系中的地位研究背景及现状第29-33页
  一、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研究现状第29-31页
  二、英美法系违法性认识理论现状第31页
  三、违法性意识在我国的现状第31-33页
 第二节 刑事违法性认识不是犯罪故意成立的要素第33-37页
  一、传统观点的理论缺陷第33-34页
  二、传统的故意认识因素中并不包括形式违法性认识第34-36页
  三、小结第36-37页
 第三节 刑事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犯罪体系中的作用第37-43页
  一、刑事违法性认识或者其可能性是一种独立的责任要素第37-38页
  二、刑事违法性认识以及可能性不应该成为过失犯罪的责任要素第38-40页
  三、在我国犯罪体系理论中承认违法性认识以及可能性的地位第40-43页
第三章 违法性认识的具体认定第43-52页
 第一节 相当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与刑事违法性认识二者的具体取舍第43-48页
  一、社会危害性认识与形式违法性认识在实践中的取舍第43-44页
  二、刑事违法性与相当社会危害性具体取舍第44-48页
 第二节 刑事违法性认识认定标准第48-49页
 第三节 确立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具体抗辩事由第49-52页
  一 刑事违法性认识举证责任第49-50页
  二、适用情形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一、基本研究思路第52页
 二、文章的价值第52页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辞第58-59页
附录一第59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脉冲电场对POD活性及各级结构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对典型有机物污染的响应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