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21页 |
第一部分 体力活动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 | 第21-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 第22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2-24页 |
三、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 第24页 |
四、体力活动测量及分级 | 第24-26页 |
五、有关生理指标的测量 | 第26-27页 |
六、有关定义 | 第27-28页 |
七、质量控制 | 第28页 |
八、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58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9-46页 |
二、目前体力活动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危险 | 第46-51页 |
三、有规律体育锻炼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第51-54页 |
四、青少年时期体力活动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第54-56页 |
五、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67页 |
第二部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康复的模式研究 | 第67-10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68-69页 |
二、康复运动模式的确定 | 第69-73页 |
三、运动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 第73-76页 |
(一) 人体学测量和身体机能评定 | 第73-75页 |
(二) 骨密度的测量 | 第75-76页 |
(三) 临床疗效观察 | 第76页 |
(四) 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评价 | 第76页 |
四、质量控制 | 第76-77页 |
五、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77-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98页 |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78-84页 |
二、康复运动干预对骨量丢失及相关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 第84-91页 |
三、运动干预对身体机能的单因素分析 | 第91-93页 |
四、影响腰椎和髋骨骨密度变化率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93-98页 |
讨论 | 第98-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综述 | 第116-137页 |
附件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37-139页 |
附件2 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调查表 | 第139-142页 |
致谢词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