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1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二章 县级配电网现状分析第13-17页
   ·目前我国比较典型的配电网结线形式第13页
   ·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条件第13页
   ·研究对象的城区电网现状及规划第13-17页
     ·城区电网综述第13-15页
     ·城区10KV 电网的规划原则第15-16页
     ·县城10KV 配网发展方向第16-17页
第三章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第17-28页
   ·调度自动化第17-18页
     ·综述第17页
     ·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第17-18页
     ·调度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第18页
   ·配网自动化第18-22页
     ·综述第18-19页
     ·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第19页
     ·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第19-20页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的几种通信模式及其优缺点第20-22页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第22-25页
     ·设计依据第22-23页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第23-24页
     ·调配一体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平台第24页
     ·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及特点第24-25页
   ·饶阳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第25-28页
第四章 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第28-46页
   ·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主站第28-34页
     ·系统概述第28页
     ·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主站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第28-29页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功能第29-34页
   ·配网自动化中馈线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方案第34-39页
     ·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第34-37页
     ·非故障区的供电恢复第37页
     ·出线区段的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第37页
     ·后备方案第37页
     ·配网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软件功能第37-38页
     ·配网高级应用软件功能设计第38-39页
   ·馈线终端设备(FTU)主要功能第39-43页
     ·设计基本功能第39页
     ·其它功能第39-40页
     ·基本性能指标第40-41页
     ·动模性能指标第41-43页
     ·可靠性第43页
   ·通信系统方案第43-45页
     ·自愈型光纤双环网的构成第43-44页
     ·自愈型光纤双环网的设计特点第44页
     ·配电主站与馈线终端设备(FTU)间的通信第44-45页
   ·主站系统软件设计第45-46页
     ·SCADA 系统第45页
     ·配网高级应用软件(DPAS)第45页
     ·配电工作管理模块(DJM)第45页
     ·其它扩展模块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运动干预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人脑胶质瘤中Cx43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