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0车PCTC总布置优化与破损稳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世界PCTC市场现状 | 第11-15页 |
·船舶总布置分舱与破损稳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分舱与破舱稳性衡准计算方法 | 第16-17页 |
·国外总布置分舱研究概况 | 第17页 |
·国内总布置分舱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国外概率破舱稳性研究概况 | 第18页 |
·国内概率破舱稳性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船型概况 | 第20-27页 |
·汽车运输船特点 | 第20页 |
·4900车PCTC | 第20-26页 |
·主尺度 | 第21页 |
·重量和吨位 | 第21-22页 |
·甲板及跳板的载荷 | 第22-23页 |
·总布置图 | 第23页 |
·型线图 | 第23页 |
·舱容图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NAPA建模和初步计算 | 第27-48页 |
·概述 | 第27页 |
·NAPA建模验证 | 第27-47页 |
·定义REFERENCE SYSTEM | 第27-30页 |
·型线建模 | 第30页 |
·静水力计算 | 第30-35页 |
·舱室建模 | 第35页 |
·舱容计算 | 第35-40页 |
·破损稳性计算 | 第40-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几何模型简化理论 | 第48-55页 |
·概述 | 第48页 |
·去边舱方案原理 | 第48-49页 |
·模型简化及破损稳性计算 | 第49-54页 |
·简化依据 | 第49-52页 |
·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破损稳性计算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总布置优化 | 第55-59页 |
·概述 | 第55页 |
·燃油舱保护 | 第55-56页 |
·优化方案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破损稳性计算 | 第59-68页 |
·概述 | 第59页 |
·SOLAS新规则对破损稳性的要求 | 第59-64页 |
·新规则要求的分舱指数R | 第60页 |
·新规则达到的分舱指数A | 第60页 |
·新概率P_i的计算 | 第60-63页 |
·新概率S_i的计算 | 第63-64页 |
·船体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概述 | 第64页 |
·型线图 | 第64页 |
·舱容图 | 第64页 |
·舱室的建立 | 第64-65页 |
·破损稳性计算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TEXT文本 | 第74-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