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57页 |
第一章 大豆抗虫研究进展 | 第13-30页 |
1 作物抗虫性及其研究 | 第13-20页 |
·作物抗虫育种的不同发展阶段 | 第13-15页 |
·作物抗虫性划分及原理 | 第15-17页 |
·作物抗虫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作物抗虫性在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2 大豆抗食叶性害虫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大豆害虫的种类及危害 | 第20-22页 |
·食叶性害虫概述 | 第22-23页 |
·抗性资源鉴定与抗源筛选 | 第23-24页 |
·抗虫性机制研究 | 第24-25页 |
·抗虫性遗传与育种 | 第25-27页 |
·抗虫基因工程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 第30-48页 |
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相关研究 | 第30-39页 |
·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及特点 | 第30-34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途径 | 第34-35页 |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 | 第35-39页 |
2 植物茉莉酸的研究进展 | 第39-48页 |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特性 | 第39-42页 |
·茉莉酸的生理功能 | 第42-43页 |
·茉莉酸诱导的植物抗虫性及其机理 | 第43-47页 |
·茉莉酸信号途径与其它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植物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研究进展 | 第48-57页 |
1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由来 | 第48页 |
2 植物丙二烯氧化物合酶基因的克隆 | 第48-49页 |
3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特性 | 第49-51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分布 | 第49-50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亚细胞定位 | 第50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分类及家族特征 | 第50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特性 | 第50-51页 |
4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与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51-53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与茉莉酸 | 第51-52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与机械伤害 | 第52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与乙烯 | 第52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与水杨酸 | 第52-53页 |
5 结束语 | 第53-5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55-57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57-110页 |
第四章 大豆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鉴定 | 第58-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实验材料与生长条件 | 第58页 |
·田间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58-59页 |
·室内养虫鉴定 | 第5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70页 |
3 讨论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抗虫性相关基因(GmAOS)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第72-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7页 |
·植物材料与诱导处理 | 第72-73页 |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3页 |
·总RNA的提取、纯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73-74页 |
·GmAOS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 第74页 |
·cDNA末端的快速扩增(RACE) | 第74-75页 |
·GmAOS基因完整ORF的克隆 | 第75页 |
·GmAOS基因序列分析 | 第75页 |
·AO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第75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75-76页 |
·Southern blot分析 | 第76-77页 |
·GmAO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77页 |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AOS)在高抗/高感大豆中的酶活测定 | 第7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8页 |
·GmAOS基因的克隆 | 第77-78页 |
·GmAOS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8-82页 |
·GmAO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82-83页 |
·GmAOS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83-84页 |
·GmAOS基因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响应 | 第84-87页 |
·GmAOS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87-88页 |
·不同抗虫性材料AOS的酶活比较 | 第88页 |
3 讨论 | 第88-90页 |
第六章 GmAOS基因转化烟草及功能分析 | 第90-11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6页 |
·实验材料 | 第90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90页 |
·宿主菌与质粒载体 | 第90-91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1页 |
·农杆菌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 | 第91-92页 |
·转基因烟草阳性植株的鉴定 | 第92页 |
·转基因烟草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92-93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性实验 | 第93-94页 |
·转基因烟草抗虫性相关酶活的测定 | 第94-95页 |
·转基因烟草绒毛形态和密度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95页 |
·转基因烟草激素测定 | 第95页 |
·转基因烟草叶绿体形态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95-9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9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8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6-97页 |
·转基因烟草阳性检测 | 第97-98页 |
·转基因烟草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98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性分析 | 第98-100页 |
·转基因烟草绒毛密度、形态的分析 | 第100-102页 |
·转基因烟草抗虫性相关酶活的分析 | 第102-104页 |
·转基因烟草激素的分析 | 第104-108页 |
·叶绿体形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8页 |
3 讨论 | 第108-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2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附录 | 第130-13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