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家庭教育权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家庭教育权理论分析第14-36页
 一、家庭教育权的内涵第14-20页
  (一) 家庭教育权的概念及性质第14-18页
  (二) 家庭教育权的基本内容第18-20页
 二、家庭教育权的法理分析第20-25页
  (一) 家庭教育权的理论依据第20-23页
  (二) 家庭教育权的价值追求第23-25页
 三、家庭教育权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的平衡第25-36页
  (一) 国家教育权与家庭教育权的冲突与张力第26-30页
  (二) 国家教育权的有限和有为:权力与权利平衡的关键第30-36页
第二章 家庭教育权保护的实证考察第36-46页
 一、域外家庭教育权保护状况第36-40页
  (一) 家庭教育权的立法宣示第36-37页
  (二) 法治国家家庭教育权保护的制度建设第37-38页
  (三) 法治国家家庭教育权保护的启示第38-40页
 二、我国家庭教育权的保护状况分析第40-46页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家庭教育权保护状况第40-41页
  (二) 改革开放后家庭教育权保护的进展第41-45页
  (三) 现阶段家庭教育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第三章 我国家庭教育权保护的制度设计第46-56页
 一、家庭教育权制度背景第46-48页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第46页
  (二) 家庭教育权利的需求日益强烈第46-47页
  (三) 人权保障的必然趋势第47-48页
  (四) 国际理论和实践背景的巨大影响第48页
 二、探索与出路:完善家庭教育权保护第48-56页
  (一) 宣示家庭教育权,奠定家庭教育权法律基础第49-50页
  (二) 限制国家教育权,防止权力越位和滥用第50-51页
  (三) 健全家长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家长利益表达能力第51-53页
  (四) 丰富教育形式,拓宽家庭教育权行使空间第53-54页
  (五) 借鉴教育凭证制度,增强家庭的教育权利主体地位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先锋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
下一篇:论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