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桩基非线性静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8页
   ·课题来源第16页
   ·桩基简介和发展史第16-18页
   ·桩基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意义第18-24页
     ·桩基础研究的难点第18页
     ·桩基础的研究方法第18-23页
     ·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意义第23-24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8页
第二章 计算方法预备知识第28-45页
   ·无网格方法第28-37页
     ·无网格方法简介与特点第28-29页
     ·无网格方法发展简介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9-30页
     ·无网格方法分类第30-32页
     ·无网格伽辽金(EFG)法应用现状第32-37页
   ·微分求积方法第37-43页
     ·微分求积法简介与特点第37-38页
     ·微分求积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8-40页
     ·权系数的计算第40-42页
     ·取样点的选择第42-43页
   ·微分求积单元法第43-45页
     ·微分求积单元法的进展概述第43-45页
第三章 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Ⅰ与求解第45-69页
   ·问题的数学描述及方程的转化第45-48页
   ·模型的退化第48页
   ·具有初始位移的桩基大变形静力学分析第48-55页
     ·积分-微分控制方程的转化第48-50页
     ·微分求积法求解第50-55页
   ·具有初始位移的桩基大变形动力学分析第55-64页
     ·积分-微分控制方程的转化第55-58页
     ·数值求解方法第58-64页
   ·具有初始位移的可伸长桩基的大变形静力学分析第64-68页
     ·积分-微分控制方程的转化第64-66页
     ·数值求解方法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Ⅱ与求解第69-82页
   ·问题的数学描述第69-73页
   ·非线性边值问题的求解第73-79页
     ·DQ离散化方程第73-74页
     ·DQ离散化方程的求解第74-75页
     ·数值算例与结果分析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附录第80-82页
第五章 具有间断性条件的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与求解第82-112页
   ·具有间断性条件的桩基大变形分析的数学模型第82-86页
   ·DQEM离散化方程与连接条件的处理第86-91页
     ·DQEM离散化的控制方程第86-88页
     ·连接条件和间断性条件的处理第88-89页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89-90页
     ·DQEM离散化方程的求解第90-91页
   ·具有间断性条件的桩基大变形静力学分析第91-98页
     ·与DQM计算结果的比较第91页
     ·具有弹性铰接头的桩基大变形静力学分析第91-95页
     ·层状土中桩基的大变形分析第95-96页
     ·具有弹性铰接头的桩基大变形动力学分析第96-98页
   ·大变形模型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第98-111页
     ·结构大变形分析研究进展简介第98-99页
     ·结构大变形静力学分析第99-108页
     ·结构大变形动力学分析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六章 桩-土耦合系统的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模型与求解方法第112-157页
   ·非线性桩-土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第112-115页
     ·基本假设第112-113页
     ·非线性桩-土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第113-114页
     ·桩-土系统的边界条件第114-115页
     ·桩-土系统的连接条件第115页
   ·线性桩-土系统的无网格离散化方程第115-120页
     ·空间轴对称域中形函数矩阵及应变和应力矩阵第115-118页
     ·线性桩-土系统的无网格离散化公式第118-120页
   ·单桩静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第120-123页
     ·单桩静力学问题的求解第120-122页
     ·单桩动力学问题的求解第122-123页
   ·单桩力学特性分析的数值算例第123-131页
     ·桩基的静力学行为分析第123-127页
     ·线性桩-土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第127-131页
   ·群桩力学特性分析第131-137页
     ·群桩的静力学相互作用第131-136页
     ·群桩的动力学相互作用第136-137页
   ·群桩静态特性分析的算例和与试验的比较第137-143页
     ·群桩静力学特性研究的数值算例第137-139页
     ·与试验结果的比较第139-143页
   ·群桩非线性振动的数值算例第143-145页
   ·几何非线性桩-土耦合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第145-155页
     ·问题的数学描述第146-148页
     ·控制方程的DQEM离散化形式与连接条件的处理第148-153页
     ·数值算例第153-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第七章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桩-土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求解第157-189页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研究进展第157-159页
   ·流体饱和土动力学特性分析第159-177页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数学模型第159-162页
     ·空间轴对称流体饱和多孔粘弹性介质的控制方程第162-164页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164-168页
     ·数值算例与结果分析第168-177页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端承桩的竖向振动特性第177-187页
     ·端承桩-土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第177-179页
     ·边界条件第179-180页
     ·桩-土连接条件第180-181页
     ·控制方程的DO离散化第181-185页
     ·关于时间导数的离散第185页
     ·数值算例与结果分析第185-187页
   ·本章小结第187-189页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全文的总结第189-194页
   ·结论第189-191页
   ·展望第191-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08-21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第210-211页
致谢第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多式联运大陆桥跨境运输通道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铁路与航空旅客联合运输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