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框架和方法 | 第15-18页 |
|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 2 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激励问题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 第18-20页 |
| ·美国经营者人力资本薪酬激励机制 | 第18-19页 |
| ·日本经营者人力资本薪酬激励机制 | 第19-20页 |
| ·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 3 效率工资理论综述 | 第25-33页 |
| ·效率工资理论的假设前提 | 第25-26页 |
| ·基本模型:索洛模型 | 第26-27页 |
| ·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模型 | 第27-29页 |
| ·工作转换模型 | 第29-30页 |
| ·逆向选择模型 | 第30-31页 |
| ·社会学模型 | 第31-33页 |
| 4 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3-41页 |
| ·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及其发展历程 | 第33-35页 |
| ·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 ·国企经营者激励薪酬模式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 ·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现状分析 | 第35-41页 |
| ·总体收入偏低,满意度较低 | 第36-38页 |
| ·激励方式单一,固定收入比重过大 | 第38-39页 |
| ·缺少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 | 第39页 |
| ·长期激励强度不足 | 第39-40页 |
| ·薪酬内容不明晰,隐性收入现象严重 | 第40-41页 |
| 5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优化 | 第41-50页 |
|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启示 | 第41-44页 |
| ·高水平的薪酬的作用 | 第41-43页 |
| ·效率工资理论的其它启示 | 第43-44页 |
|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优化对策 | 第44-50页 |
| ·优化的国企经营者薪酬模式 | 第44-46页 |
| ·基本薪酬设计 | 第46-47页 |
| ·多元化风险收入 | 第47-48页 |
| ·强化内在薪酬 | 第48-5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0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