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4-22页 |
(一) 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4-16页 |
2、规划、行政规划及区域规划 | 第16-18页 |
3、区域行政规划制度 | 第18页 |
(二) 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1、规划知识性 | 第18-19页 |
2、区域共约性 | 第19页 |
3、稳定变动性 | 第19-20页 |
(三) 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20-22页 |
1、法律功能 | 第20页 |
2、经济功能 | 第20-21页 |
3、社会功能 | 第21页 |
4、政治功能 | 第21-22页 |
二、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理论依据及现实基础 | 第22-29页 |
(一) 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1、法学理论 | 第22-24页 |
2、新区域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3、区域行政理论 | 第25页 |
(二) 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25-29页 |
1、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第25-27页 |
2、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现实可能性 | 第27-29页 |
三、国外区域行政规划制度述评 | 第29-36页 |
(一) 英国 | 第29-30页 |
1、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2、编制状况 | 第30页 |
(二) 德国 | 第30-32页 |
1、立法概况 | 第30-31页 |
2、规划类型 | 第31页 |
3、规划领域 | 第31-32页 |
(三) 美国 | 第32-33页 |
1、立法概况 | 第32页 |
2、规划领域 | 第32-33页 |
3、协调机制 | 第33页 |
(四) 日本 | 第33-34页 |
1、立法概况 | 第33-34页 |
2、规划特点 | 第34页 |
(五) 法国 | 第34-36页 |
四、我国区域行政规划制度述评 | 第36-43页 |
(一) 我国区域行政规划制度历史回顾 | 第36-37页 |
(二) 我国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现状分析 | 第37-43页 |
1、区域行政规划制度法律基础薄弱 | 第37-38页 |
2、区域行政规划制度内容体系混乱 | 第38-39页 |
3、区域行政规划制度功能定位偏离 | 第39-41页 |
4、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相应机制缺失 | 第41-43页 |
五、我国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的完善 | 第43-47页 |
(一) 完善区域行政规划制度法律基础 | 第43-44页 |
(二) 建立区域行政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 第44-45页 |
(三) 建立区域行政规划协调协作制度 | 第45-46页 |
(四) 建立区域行政规划利益补偿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