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引言第14-15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第15-23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第15-16页
  1. 主体定义为"行政主体"的定义法第15页
  2. 主体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定义法第15-16页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6页
  1. 信息沟通方式上的协商对话机制第16页
  2. 政务公开制度的提出与发展第16页
  3. 政务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的转变第16页
 (三)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6-20页
  1. 人本第17-18页
  2. 效率第18-19页
  3. 服务第19-20页
  4. 开放第20页
 (四)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基础第20-23页
  1. 权力制约第20-21页
  2. 基本人权第21页
  3. 公民知情权第21-23页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现状第23-31页
 (一)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现实的影响第23-25页
  1. 出台本身的意义上的积极作用第23页
  2. 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第23页
  3. 明确了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第23-24页
  4. 划定了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第24页
  5. 落实了各级政府的相应责任第24-25页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现状第25-31页
  1. 为实施《条例》政府相关部门所颁布的规章制度第25-26页
  2. 为实施《条例》政府相关部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第26-28页
  3. 公众对《条例》实施的反响第28-29页
  4. 《条例》的实施情况总结第29-31页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1-39页
 (一)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1. 法律位阶较低第31-32页
  2. 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科学划定保密的界限第32-33页
  3. 制作主体和公布主体的混同第33-34页
  4. 现行法制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影响:使其效果大打折扣第34-35页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1. 我国特有的"官本位"思想及政治生活中的"潜规则"第35-36页
  2. 国家与社会一元化第36-39页
四、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对策第39-47页
 (一) 理论上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在政府职责中的地位第39-40页
  1. 积极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39-40页
  2. 增强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积极性第40页
 (二) 立法上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配套法律制度第40-42页
  1. 关于档案法第41页
  2. 关于保密法第41-42页
 (三) 制度上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可操作性和分割性第42-44页
  1. 严格界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各自的范围第43-44页
  2. 明确信息公开推定的原则第44页
 (四) 救济上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中救济机制的有效性第44-47页
  1. 知情权应当写入政府信息公开法第45页
  2. 建立完备的行政复议前置制度第45-46页
  3. 建立独立于行政系统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调解研究
下一篇:区域行政规划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