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一、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概述 | 第15-21页 |
(一)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合理性与投机性 | 第16-18页 |
1、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合理性 | 第16-17页 |
2、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投机性 | 第17-18页 |
(三) 上市公司投机关联担保的表现形式 | 第18-21页 |
1、关联公司和潜在关联公司之间的相互担保 | 第19页 |
2、非关联公司相互之间间接互保以及连环担保 | 第19-20页 |
3、上市公司直接控制或控股的担保公司为关联企业的担保 | 第20-21页 |
二、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国外立法借鉴 | 第21-26页 |
(一) 刺穿公司而纱制度 | 第21-22页 |
(二) 深石原则 | 第22-23页 |
(三) 公司高管的信义义务 | 第23-24页 |
(四)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4-25页 |
(五) 公司关联担保内部治理的决策程序 | 第25-26页 |
三、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立法的困局 | 第26-36页 |
(一) 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立法的内容 | 第26-29页 |
1、引进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26页 |
2、体现了深石原则 | 第26-27页 |
3、细化了高管的信义义务 | 第27页 |
4、引进关联担保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7-28页 |
5、规定了公司关联交易内部治理的决策程序 | 第28-29页 |
6、规定了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司法救济制度 | 第29页 |
(二)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36页 |
1、公司内部治理决策程序的缺漏 | 第30-32页 |
2、缺乏相关证券法和担保法的配套规制 | 第32-33页 |
3、相关配套规制缺乏紧密衔接 | 第33-36页 |
四、完善上市公司关联担保规制的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一) 对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规制作出专门规定 | 第36页 |
(二) 对关联担保相关概念进行准确的法律界定 | 第36-37页 |
1、在公司法中明确界定关联方(关联公司)定义 | 第36-37页 |
2、明确关联交易概念 | 第37页 |
3、增加连环担保的概念界定 | 第37页 |
(三) 增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可操作性 | 第37页 |
(四) 专门引进深石原则 | 第37页 |
(五) 完善公司高管信义义务制度 | 第37-38页 |
(六)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决策程序 | 第38-39页 |
1、完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会议制度 | 第38-39页 |
2、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制度 | 第39页 |
(七) 完善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八) 完善相关证券法和担保法的配套规制 | 第40-41页 |
1、完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页 |
2、明确规定关联担保违规所获收益的归入权 | 第40页 |
3、规制连环担保和超额恶意担保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