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孙伟铭案"的基本案情及问题 | 第10-11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0页 |
(二) 问题 | 第10-11页 |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 第11-17页 |
(一)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 | 第11-14页 |
1. 犯罪客体 | 第12-13页 |
2. 犯罪客观方面 | 第13页 |
3. 犯罪主体 | 第13-14页 |
4. 犯罪主观方面 | 第14页 |
(二)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危险犯 | 第14-17页 |
1. 危险犯的含义 | 第14-15页 |
2. 危险犯的既遂与未遂 | 第15-16页 |
3.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 | 第16-17页 |
三、以酒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 | 第17-23页 |
(一) 以酒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 第17-19页 |
1. 在客体要件上的区别 | 第17-18页 |
2. 在客观要件上的区别 | 第18页 |
3. 在主观要件上的区别 | 第18-19页 |
(二) 以酒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 | 第19-23页 |
1. 在客观要件上的区别 | 第20页 |
2. 在客体要件上的区别 | 第20-21页 |
3. 在主观要件上的区别 | 第21-23页 |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限制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27-28页 |
个人简况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