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1-13页 |
|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15-17页 |
| 第2章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9页 |
| ·人力资本的含义 | 第17-18页 |
| ·人力资本的特性 | 第18-19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理论 | 第19-29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 | 第19-23页 |
|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博弈 | 第23-25页 |
| ·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理论 | 第25-29页 |
| 第3章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实:我国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43页 |
| ·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具体实现形式 | 第29-34页 |
| ·企业家的年薪制 | 第30-31页 |
| ·经理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 第31-32页 |
| ·科研人员收益分配中的股权化 | 第32-33页 |
| ·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报酬 | 第33-34页 |
| ·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位,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不能落到实处 | 第34-35页 |
|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行政控制明显 | 第35-36页 |
| ·人力资本市场声誉机制缺失 | 第36-37页 |
| ·国有企业股票期权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 ·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障碍 | 第38-39页 |
| ·不合理的股权结构造成企业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39-40页 |
| ·人力资本定价制度的缺失导致声誉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 第40-43页 |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对策 | 第43-55页 |
| ·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 第43-47页 |
| ·明确企业人力资本所有权,加强人力资本产权激励 | 第43-45页 |
| ·加强企业的股权改革,明晰企业产权 | 第45-47页 |
| ·完善人力资本市场,解决人力资本市场化定价问题 | 第47-52页 |
| ·强化人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 | 第47-49页 |
| ·完善人力资本市场的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 | 第49-51页 |
|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股票期权制度 | 第51-52页 |
| ·选择合适的收益分配形式,解决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 | 第52-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