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体系 | 第11-17页 |
·氟两相体系 | 第11-12页 |
·低碳醇/烷烃两相体系 | 第12-13页 |
·碳酸乙(丙)烯酯/烷烃两相体系 | 第13-14页 |
·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乙腈作极性相的两相体系 | 第14-16页 |
·温控相分离体系 | 第16-17页 |
·以PEG(聚乙二醇)为极性相的催化体系 | 第17-23页 |
·PEG两相体系 | 第17-18页 |
·PEG均相体系 | 第18-20页 |
·温控PEG两相体系 | 第20-23页 |
·五价膦配体在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温控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A络合物催化1-十二碳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第27-40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试剂及预处理 | 第27-28页 |
·磷酸酯配体TMPGPA的合成 | 第28页 |
·混溶温度(Tm)的调节 | 第28-29页 |
·1-十二碳烯氢甲酰化 | 第29页 |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磷酸酯配体TMPGPA的表征 | 第30-34页 |
·温控PEG两相体系Rh/TMPGPA络合物催化1-十二碳烯氢甲酰化反应条件考察 | 第34-37页 |
(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4页 |
(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合成气总压(H_2∶CO=1∶1)的影响 | 第35-36页 |
(4)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 | 第36-37页 |
(5) 底物与催化剂的比例影响 | 第37页 |
·催化剂循环使用效果考察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3 温控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A络合物催化的环己烯氢甲酰化反应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试剂及预处理 | 第40-41页 |
·环己烯氢甲酰化 | 第41页 |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温控PEG两相体系Rh/TMPGPA络合物催化环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条件考察 | 第41-44页 |
(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1页 |
(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 合成气总压(H_2∶CO=1∶1)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的影响 | 第43页 |
(5)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 | 第43-44页 |
·催化剂循环使用效果考察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温控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A络合物催化二聚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第46-52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试剂及预处理 | 第46页 |
·二聚异丁烯氢甲酰化 | 第46页 |
·有机相中铑含量的测定 | 第46页 |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温控PEG两相体系Rh/TMPGPA络合物催化二聚异丁烯氢甲酰化条件考察 | 第47-50页 |
(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页 |
(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 合成气总压(H_2∶CO=1∶1)的影响 | 第48-49页 |
(4) 膦配体与铑的摩尔比(P/Rh)的影响 | 第49页 |
(5) 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的影响 | 第49-50页 |
·催化剂循环使用效果考察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