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引言 | 第12-2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3-2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23-24页 |
1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第24-32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4-26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与创新 | 第26-28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阶段 | 第26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阶段 | 第26-27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27-28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第28页 |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政策主张 | 第28-32页 |
·农业融资理论 | 第29页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9-30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30-32页 |
2 山东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山东省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趋势分析 | 第32-34页 |
·山东省农民纯收入的总体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山东省农民纯收入横向分析 | 第33-34页 |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第34-35页 |
·山东省农民纯收入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山东省农民纯收入结构分析 | 第36-41页 |
·农民纯收入结构总体分析 | 第36-39页 |
·山东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构成分析 | 第39页 |
·山东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构成分析 | 第39-41页 |
3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状况 | 第41-54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的范围界定 | 第41-42页 |
·山东省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及金融体系类型 | 第42-47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47-49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9-54页 |
·模型介绍 | 第49-51页 |
·指标设置及数据的选取 | 第51-5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4-63页 |
·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指标选取 | 第55-56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RI) | 第55页 |
·农村金融深化指标(FIR) | 第55页 |
·农村金融中介效率指标(FE) | 第55-56页 |
·农业资本产出率(FI) | 第56页 |
·保险市场发展程度(DIM) | 第56页 |
·数据说明 | 第56-57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7-58页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58-59页 |
·协整回归分析 | 第59-61页 |
·脉冲响应模型分析 | 第61-62页 |
·实证结论 | 第62-63页 |
5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63-68页 |
·加大政府政策性支农力度 | 第63-64页 |
·继续发挥农村正规金融主导作用 | 第64-65页 |
·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第65-68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 | 第65-66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市场化 | 第66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 | 第66页 |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引导和监管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