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与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性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创新性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产权理论述评 | 第13-23页 |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述评 | 第13-17页 |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内容 | 第13-14页 |
·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评析 | 第14-17页 |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述评 | 第17-23页 |
·马克思的产权内涵与历史形态 | 第17-20页 |
·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评析 | 第20-23页 |
第3章 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 | 第23-32页 |
·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 第23-27页 |
·产权制度影响经济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两种产权制度下经济效率的比较 | 第25-27页 |
·我国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27-32页 |
·国有经济的宏观效率 | 第28-30页 |
·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 | 第30-32页 |
第4章 现代产权改革目标模式的构建 | 第32-43页 |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探索 | 第32-36页 |
·扩权让利(1979-1982年)与分配改革的失败 | 第32-33页 |
·利改税(1983年-1987年)与产权主体的虚化 | 第33-34页 |
·承包制(1987-1992年)与两权分离的不规范 | 第34-36页 |
·现代产权制度目标模式的确立 | 第36-43页 |
·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发展 | 第36-39页 |
·现代产权模式的确立及特征 | 第39-43页 |
第5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现途径 | 第43-51页 |
·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关系 | 第43-45页 |
·资本主义制度下股份制的两重性 | 第43-45页 |
·社会主义制度下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兼容性 | 第45页 |
·股份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 第45-48页 |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 第46-47页 |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 | 第47-48页 |
·劳动产权与利润分享制的构建 | 第48-51页 |
·劳动产权与国企产权改革 | 第49-50页 |
·利润分享制的构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