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9-1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9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11页 |
| 第2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1-13页 |
|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第11页 |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1页 |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11-12页 |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2页 |
|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12-13页 |
| ·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单项指标评价法 | 第12页 |
| ·以影响因素为基础的影响因素评价法 | 第12页 |
| ·将竞争结果和影响因素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 | 第12-13页 |
| 第3章 中国客车产业发展概况 | 第13-23页 |
| ·中国客车产业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客车的定义及分类 | 第13-14页 |
| ·中国客车产销概况 | 第14-18页 |
| ·中国客车产销概述 | 第14-15页 |
| ·大中型客车产销概括 | 第15-17页 |
| ·轻型客车产销概括 | 第17-18页 |
| ·中国客车出口概况 | 第18-23页 |
| ·出口规模分析 | 第18-20页 |
| ·出口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 ·出口企业分析 | 第21页 |
| ·出口国家分析 | 第21页 |
| ·出口单价分析 | 第21-23页 |
| 第4章 中国客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23-33页 |
| ·世界客车产业发展概况 | 第23-26页 |
| ·世界客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 ·世界客车产销概述 | 第24-26页 |
| ·国际市场占有率 | 第26-28页 |
| ·产业贸易竞争指数 | 第28-30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0-31页 |
| ·综合竞争力指数 | 第31-33页 |
| 第5章 中国客车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 | 第33-43页 |
| ·生产要素 | 第33-36页 |
| ·基本要素 | 第34页 |
| ·高级要素 | 第34-36页 |
| ·需求要素 | 第36-37页 |
| ·相关和支持产业 | 第37-38页 |
| ·汽车配件行业分析 | 第37页 |
| ·公路客运行业分析 | 第37-38页 |
|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 | 第38-41页 |
| ·企业战略结构 | 第38-39页 |
| ·企业竞争方式 | 第39-40页 |
| ·企业经营管理分析 | 第40-41页 |
| ·机遇 | 第41页 |
| ·政府政策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6章 中国客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43-49页 |
|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第43-45页 |
|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45-47页 |
| ·我国客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及比较 | 第47-49页 |
| 第7章 提高我国客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49-50页 |
| ·推动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 第49页 |
| ·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49页 |
|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 第49-50页 |
| ·推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第50-51页 |
| ·鼓励并购重组 | 第50页 |
|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第50页 |
| ·加快发展相关产业 | 第50-5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