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般产业结构理论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第16-17页 |
·现有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7-18页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泛珠三角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19-37页 |
·泛珠三角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分析 | 第19-22页 |
·测度工业化水平的理论综述 | 第19-21页 |
·泛珠三角工业化水平分析 | 第21-22页 |
·泛珠三角区域的工业结构分析 | 第22-27页 |
·泛珠三角区域九省二区的工业行业梯度分析 | 第23-25页 |
·泛珠三角区域的工业地区结构同构性分析 | 第25-27页 |
·泛珠三角区域的支柱产业分析 | 第27-32页 |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27-29页 |
·泛珠三角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9-32页 |
·泛珠三角区域工业技术结构的现状 | 第32-34页 |
·泛珠三角区域工业产业技术结构现状 | 第32-33页 |
·技术创新与工业技术结构调整 | 第33-34页 |
·泛珠三角区域工业外向度分析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障碍 | 第37-41页 |
·泛珠三角工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 第37-38页 |
·重复建设、布局雷同 | 第38页 |
·技术进步不足,对外依赖性强 | 第38-39页 |
·九省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障碍 | 第39-41页 |
·对发展轻重工业定位不明确 | 第39页 |
·缺乏结构转换和技术升级的动力机制 | 第39-40页 |
·缺乏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 第40页 |
·缺乏产业组织专业化协作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泛珠三角工业产业整合的可能性 | 第41-48页 |
·工业化水平的差异提供了产业整合的可能性 | 第41页 |
·保有资源的差异是产业整合共赢的基础 | 第41页 |
·产业同构性对产业整合的要求 | 第41-43页 |
·产业梯度有利于产业整合 | 第43-44页 |
·各省区资源优势比较 | 第44-48页 |
·各省劳动力及劳动力成本状况 | 第44-45页 |
·各省科技人才及科研水平状况 | 第45-46页 |
·能源资源分布状况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工业产业整合的指导思想 | 第48-50页 |
·注重市场主导,而非政府主导 | 第48页 |
·形成垂直与水平分工的产业整合 | 第48-49页 |
·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整合 | 第49页 |
·工业产业整合需渐进渐行 | 第49-50页 |
第七章 泛珠三角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第50-62页 |
·工业产业布局总体构想 | 第50-57页 |
·工业产业布局长期目标与总体构想 | 第50-51页 |
·泛珠三角工业产业近期整合及分工协作的具体建议 | 第51-57页 |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选择 | 第57-62页 |
·以存量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58页 |
·规划支柱产业,避免重复建设 | 第58-59页 |
·建立市场导向型分工体系及补偿机制 | 第59页 |
·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关联性和协作性 | 第59-60页 |
·推进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第66-67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