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1页 |
一、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贡献 | 第9-11页 |
第一章 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权责的一般规定 | 第11-26页 |
第一节 BOT特许经营协议的界定 | 第11-17页 |
一、BOT特许经营协议的含义 | 第11-13页 |
二、BOT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性质 | 第13-17页 |
第二节 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的地位及其权责 | 第17-26页 |
一、BOT模式下政府的作用和地位 | 第18-19页 |
二、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权责的表现形式 | 第19-26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权责的规定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我国BOT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26-29页 |
一、我国BOT制度的一般法律渊源 | 第26-28页 |
二、我国BOT制度的特别法律渊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政府权责的规定 | 第29-35页 |
一、《行政许可法》关于政府特许行为的规定 | 第29-31页 |
二、《招标投标法》关于政府特许采购的规定 | 第31-32页 |
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BOT特许协议中政府权责的规定 | 第32-35页 |
第三章 BOT模式下政府权责履行之现状及其障碍 | 第35-42页 |
第一节 BOT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BOT模式下政府权责履行之障碍分析 | 第36-42页 |
一、政府履行权责的法律障碍 | 第36-38页 |
二、政府方履行权责不当 | 第38-40页 |
三、项目公司违规操作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正确履行 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权责之对策 | 第42-6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BOT法律制度 | 第42-47页 |
一、准确界定BOT法律制度下的公共利益 | 第42-44页 |
二、进一步健全 BOT法律体系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合理设计政府的约定权责 | 第47-49页 |
一、合理设计政府约定权责的必要性 | 第48页 |
二、合理设计政府约定权责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政府适度监管依法行使其法定职责 | 第49-56页 |
一、明确政府适度监管的目标和内容 | 第49-51页 |
二、完善政府监管的机构设置,建立“一个窗口制度” | 第51-53页 |
三、重视行政听证制度,保障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 第53-54页 |
四、对 BOT项目公共产品的价格监管 | 第54-56页 |
第四节 对 BOT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不当行为的法律救济 | 第56-65页 |
一、确立救济途径的前提条件 | 第57-58页 |
二、法律救济的具体途径 | 第58-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注释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