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仿真支撑平台的操作功能和模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WMS2005仿真平台设计方法和思想 | 第15-22页 |
·软件开发设计的方法 | 第15-17页 |
·结构化方法 | 第15页 |
·面向对象方法 | 第15-16页 |
·形式化方法 | 第16页 |
·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和形式化方法的综合研究 | 第16-17页 |
·传统实时仿真支撑软件的整体架构 | 第17页 |
·实时仿真支撑平台的设计思想 | 第17-22页 |
·实时仿真支撑软件并行程序设计 | 第18页 |
·进程与线程的介绍 | 第18-19页 |
·多进程与多线程的运作 | 第19-20页 |
·线程同步 | 第20-22页 |
第3章 仿真支撑平台的数学模型的管理与调度 | 第22-46页 |
·模型管理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22-25页 |
·仿真支撑平台数学模型管理的整体思想 | 第22-23页 |
·源程序文件在平台中处理流程 | 第23-24页 |
·模型程序生成任务的思路 | 第24-25页 |
·仿真支撑平台实现源程序的处理 | 第25-34页 |
·任务模块的编写与调试 | 第25-29页 |
·源程序中变量扫描 | 第29-33页 |
·基于共享内存映射关系的数学模型变量入库 | 第33-34页 |
·内存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和实现 | 第34-41页 |
·通过剪贴板的进程数据交换方法 | 第35-36页 |
·直接内存读取的进程数据交换方法 | 第36-37页 |
·通过管道交换数据 | 第37-38页 |
·通过邮槽实现进程间通讯 | 第38-39页 |
·通过内存映射文件交换数据 | 第39-41页 |
·实时仿真时钟及模型调度 | 第41-46页 |
·系统的仿真时钟 | 第41-43页 |
·模型调度的原理 | 第43-44页 |
·模型调度实现 | 第44-46页 |
第4章 仿真支撑平台的功能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实现 | 第46-58页 |
·WMS2005仿真支撑平台的主要教练员功能 | 第46-52页 |
·任务生成 | 第46-48页 |
·可视化管理 | 第48-50页 |
·任务管理 | 第50页 |
·追忆与返回 | 第50-51页 |
·故障设置与管理 | 第51-52页 |
·动态数据的存储机理和实现 | 第52-56页 |
·传统的数据结构知识的引入 | 第52-53页 |
·STL容器的介绍 | 第53页 |
·平台功能实现中的数据存储应用 | 第53-56页 |
·基于双缓存的无闪烁图形显示 | 第56页 |
·基于事件的多模块的驱动方法 | 第56-58页 |
第5章 仿真支撑平台的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 | 第58-64页 |
·利用MFC创建DLL | 第58-62页 |
·系统的外部接口的DLL实现 | 第59-61页 |
·DLL接口类的调用 | 第61-62页 |
·利用ATL创建COM组件 | 第62-64页 |
·基于双接口的COM组件实现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