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电动转向系统动力学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1.1 电动转向系统发展综述第8-12页
  1.1.1 电动转向系统及其特点第8-9页
  1.1.2 国内外电动转向系统发展概貌第9-11页
  1.1.3 电动转向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 汽车电动转向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3-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第15-25页
 2.1 虚拟样机技术概况第15-18页
  2.1.1 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2.1.2 几种典型的虚拟样机应用软件及其特点第16-18页
 2.2 多体系统动力学第18-19页
 2.3 ADAMS软件简介第19-24页
  2.3.1 ADAMS软件特点及应用第19-20页
  2.3.2 ADAMS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第20页
  2.3.3 ADAMS仿真分析的设计流程第20-22页
  2.3.4 ADAMS模块介绍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 ADAMS的电动转向系统建模第25-32页
 3.1 EPS系统多刚体模型的建构与分析第25-28页
  3.1.1 EPS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第25-28页
  3.1.2 电动转向系统的类型第28页
 3.2 用 PRO/E构建电动转向系统实体模型第28页
 3.3 利用 MECHANISM\PRO 建立 ADAMS下的 EPS仿真模型第28-31页
  3.3.1 CAD模型转换为ADMAS样机模型的方法第28-29页
  3.3.2 Pro/E接口模块(Mechanism/Pro)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基于 ADAMS/CAR的微型客车整车模型的建立第32-43页
 4.1 ADAMS/CAR建模步骤第32-33页
 4.2 整车建模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3-34页
 4.3 建模假设和简化第34-35页
 4.4 整车建模第35-42页
  4.4.1 转向系统建模第35-36页
  4.4.2 前悬架建模第36-37页
  4.4.3 后悬架建模第37-39页
  4.4.4 轮胎建模及路面谱的建立第39页
  4.4.5 车身及其它子系统建模第39-41页
  4.4.6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基于 ADAMS与 MATLAB的 EPS系统联合仿真第43-64页
 5.1 EPS动力学模型分析第43-46页
  5.1.1 电动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第43-46页
 5.2 联合仿真方法概述第46-47页
 5.3 EPS控制系统模型及联合仿真控制系统模型设计第47-55页
  5.3.1 EPS助力特性分析第47-50页
  5.3.2 EPS助力控制策略分析第50-52页
  5.3.3 EPS控制系统模型设计第52-55页
 5.4 ADAMS-MATLAB联合仿真控制系统模型设计第55-57页
  5.4.1 系统输入/输出变量设计第55页
  5.4.2 联合仿真控制模型第55-57页
 5.5 MATLAB-ADAMS联合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7-63页
  5.5.1 转向轻便性分析第57-59页
  5.5.2 扫描正弦转向(SWEPT-SINE STEER)仿真分析第59-62页
  5.5.3 ADAMS/CONTROL与 ADAMS/VIEW.CONTROL TOOLKIT模块仿真对比第62-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全文总结第64-65页
 6.2 后续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企业边界的界定及其确定问题
下一篇:论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