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一) 中国政府和大学关系制约着大学功能的发挥 | 第8页 |
(二) 高等教育改革的效果,理想和现实的差异 | 第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一)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三、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内容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11页 |
四、研究的难点与特色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的难点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特色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述评 | 第13-22页 |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一) 决策 | 第13-14页 |
(二) 教育决策 | 第14-15页 |
(三) 地方政府的教育决策 | 第15-17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7-22页 |
(一) 关于决策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二) 关于教育决策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 关于政府和大学关系之间的研究 | 第19-20页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决策过程的案例分析 | 第22-38页 |
一、决策的背景和目的分析 | 第23-27页 |
(一) 教育改革掀起的背景 | 第23-25页 |
(二) 决策的目的及分析 | 第25-27页 |
二、决策程序及分析 | 第27-33页 |
(一) 决策程序的合理性分析 | 第27-28页 |
(二) 教育人士和行政力量分别在决策程序中的语权分析 | 第28-33页 |
三、决策内容及分析 | 第33-35页 |
(一) 文本显示的决策内容 | 第33-34页 |
(二) 行政力量发起的教育机制改革遭受行政机制本身的打击 | 第34-35页 |
四、决策效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一) 教育改革目的的价值取向决定决策效果的类型指向 | 第35-36页 |
(二) 政府强力推行对决策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对本次高等教育改革决策过程的思考和建议 | 第38-43页 |
一、对于这场改革的几点思考 | 第38-39页 |
(一) 这场改革的外延成就明显,内涵效果难以界定 | 第38页 |
(二) 决策中要注意发挥云南地方教育的特色 | 第38-39页 |
(三) 在决策中结合云南教育水平,不盲目追赶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潮流 | 第39页 |
二、对完善本次决策过程的几点建议 | 第39-43页 |
(一) 形成多元参与的教育决策机制 | 第39-40页 |
(二) 政府的推动和高校参与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 | 第40页 |
(三) 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思维亟待提升 | 第40-41页 |
(四) 形成教育决策中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 第41页 |
(五) 借鉴国外政府宏观的教育决策形式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3-45页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3页 |
二、对于教育改革的尝试要不断的坚持下去 | 第43页 |
三、学者作为一种声音,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附录二:政策文本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