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7-15页 |
一、相关文献回顾 | 第8-11页 |
(一) 国外企业并购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二) 国内企业并购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一) 对样本公司所处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区分 | 第13页 |
(二) 采用参照样本组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企业并购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并购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并购的分类 | 第16-17页 |
(三) 并购市场效率和并购公司绩效的定义 | 第17页 |
二、企业并购基础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并购的研究 | 第18-19页 |
(二)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效应假说 | 第19-20页 |
(三) 效率动机理论—组织替代市场假说 | 第20-22页 |
(四) 资产组合理论—多元化战略假说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假设和样本说明 | 第23-27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一) 市场有效 | 第23页 |
(二) 公司并购者理性 | 第23-24页 |
(三) 参照样本代表了行业平均经营水平 | 第24页 |
(四) 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 | 第24页 |
二、样本说明 | 第24-27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二) 研究样本的选取标准 | 第25-27页 |
第四部分 并购的市场效率实证分析 | 第27-33页 |
一、研究过程 | 第27-31页 |
(一) 确定事件期和清洁期 | 第27页 |
(二) 收益率模型 | 第27-28页 |
(三) 预期收益率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四) 累积超额收益率模型及U统计量 | 第29-31页 |
二、并购效率实证分析结果 | 第31-33页 |
第五部分 并购的公司绩效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一、因子分析过程 | 第33-37页 |
(一)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二) 因子分析的条件 | 第34页 |
(三) 研究指标的选取 | 第34-35页 |
(四) 实证研究过程 | 第35-37页 |
二、进行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 | 第37-39页 |
三、并购绩效实证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第六部分 并购的实证结论 | 第41-46页 |
一、对制造业并购的实证结论 | 第41-42页 |
二、对制造业并购实证结论的分析 | 第42-45页 |
(一) 并购短期效应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2-43页 |
(二) 并购长期效应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3-45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