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研究问题 | 第7页 |
·研究方法 | 第7页 |
·研究框架 | 第7-10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0-26页 |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10-21页 |
·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关系 | 第10页 |
·盈余管理的效应 | 第10-12页 |
·盈余管理的检验方法及检验模型 | 第12-16页 |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 | 第21-23页 |
·公司治理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第21-22页 |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国外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 第24页 |
·文献评述 | 第24-26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现状分析 | 第26-4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 第26-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 第26-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27-29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9-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30-4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起源 | 第30-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现状 | 第31-42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2-56页 |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机理分析 | 第42-45页 |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2-44页 |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45-53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变量选择 | 第46-49页 |
·研究假设 | 第49-53页 |
·模型设计 | 第53-56页 |
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56-72页 |
·样本选择及样本特征描述 | 第56-59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56页 |
·样本选择 | 第56-57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7-59页 |
·实证检验分析 | 第59-63页 |
·Jones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9-60页 |
·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60-61页 |
·股权种类与盈余管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62-63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政策建议 | 第66-72页 |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66-68页 |
·强化董事会的职权与作用 | 第68-69页 |
·优化资本结构,促进债权治理作用的发挥 | 第69-72页 |
6 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