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移动机器人原型的控制系统设计与环境建模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3页
 1.1 移动机器人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0-14页
  1.1.1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历史第10-11页
  1.1.2 移动机器人研究的国际现状第11-13页
  1.1.3 移动机器人研究的国内现状第13-14页
 1.2 论文的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14页
 1.3 智能系统的体系结构第14-18页
  1.3.1 递阶式体系结构第15页
  1.3.2 反应式体系结构第15-17页
  1.3.3 慎思/反应复合式体系结构第17页
  1.3.4 智能系统的实现途径第17-18页
 1.4 移动机器人空间知识表示方法第18-21页
  1.4.1 空间知识表示的分类第19-20页
  1.4.2 未知环境下空间知识表示的特点第20-21页
 1.5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与章节安排第21-23页
  1.5.1 关键问题与研究思路第21-22页
  1.5.2 论文章节的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第23-40页
 2.1 移动机构与传感器系统第23-27页
  2.1.1 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机构第23-24页
  2.1.2 航迹推测传感器系统第24-26页
  2.1.3 环境感知传感器系统第26-27页
 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27-31页
  2.2.1 车载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第27-29页
  2.2.2 通讯与监控系统第29-30页
  2.2.3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实验平台第30页
  2.2.4 总体性能指标第30-31页
 2.3 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第31-39页
  2.3.1 智能系统复合式体系结构分析第31-32页
  2.3.2 基于空间知识表示的体系结构分层方法第32-35页
  2.3.3 软件艾真体的功能设计第35-37页
  2.3.4 分层次协作控制的实现第37-39页
 2.4 本章小节第39-40页
第三章 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与路径跟踪控制第40-56页
 3.1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第40-42页
 3.2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律设计第42-46页
  3.2.1 路径跟踪问题的描述第43-44页
  3.2.2 基于Backstepping的跟踪控制律设计第44-46页
 3.3 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的控制器综合第46-49页
  3.3.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第47页
  3.3.2 控制器的综合第47-49页
 3.4 跟踪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3.4.1 AmigoBot的实验效果第49-51页
  3.4.2 IMR01的跟踪控制第51-55页
 3.5 本章小节第55-56页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复合导航策略设计第56-81页
 4.1 移动机器人的局部规划策略第56-66页
  4.1.1 局部规划方法概述第56-58页
  4.1.2 基于模拟退火的扰动规则设计第58-63页
  4.1.3 局部规划程序设计第63-64页
  4.1.4 局部规划仿真实验第64-66页
 4.2 移动机器人的慎思规划策略设计第66-71页
  4.2.1 D~*规划的原理第67-68页
  4.2.2 逆向D~*算法的设计第68-70页
  4.2.3 慎思式规划的仿真实验第70-71页
 4.3 基于激光雷达感知信息的复合导航第71-76页
  4.3.1 反射式行为设计第71-72页
  4.3.2 反应式行为设计第72-74页
  4.3.3 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第74-75页
  4.3.4 复合导航的实现第75-76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76-80页
  4.4.1 反应式导航实验第76-77页
  4.4.2 慎思式规划实验第77-79页
  4.4.3 复合导航实验第79-80页
 4.5 本章小节第80-81页
第五章 基于激光测距的3-D感知系统设计与实现第81-102页
 5.1 激光雷达的原理与性能分析第81-88页
  5.1.1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第81-82页
  5.1.2 激光雷达LMS291的性能第82-83页
  5.1.3 测距性能试验与分析第83-88页
 5.2 激光雷达感知系统设计第88-93页
  5.2.1 系统结构第88-89页
  5.2.2 通讯接口设计第89-90页
  5.2.3 测距数据的3-D变换第90-93页
 5.3 激光雷达干扰源分析与滤波器设计第93-98页
  5.3.1 激光雷达干扰源分析第93-95页
  5.3.2 动态自适应滤波器设计第95-98页
  5.3.3 高度图的平滑滤波第98页
 5.4 非结构化环境下的障碍检测与实验结果第98-101页
  5.4.1 非结构化环境的地形分析第98-99页
  5.4.2 3-D环境重建实验结果第99-100页
  5.4.3 非结构化环境中的障碍检测实验第100-101页
 5.5 本章小节第101-102页
第六章 基于近似Voronoi图的环境建模与规划第102-123页
 6.1 移动机器人运行环境的空间表示方法第102-105页
  6.1.1 人与动物的空间认知第102-103页
  6.1.2 空间知识表示方法的分类第103-105页
  6.1.3 移动机器人的分层次空间知识表示第105页
 6.2 Voronoi图的介绍第105-107页
 6.3 近似Voronoi边界网络(AVBN)建模方法第107-112页
  6.3.1 AVBN的有关定义第107-108页
  6.3.2 AVBN模型的建立步骤第108-110页
  6.3.3 非凸集障碍环境下的连通性第110-111页
  6.3.4 基于AVBN的增量建模第111-112页
 6.4 基于AVBN模型与GAs的全局规划第112-120页
  6.4.1 基于 Elitist 竞争机制的 GAs 规则设计第114-117页
  6.4.2 紧缩算法优化网络路径第117-118页
  6.4.3 Elitist竞争机制与随机配对机制的比较分析第118-119页
  6.4.4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119-120页
 6.5 仿真与实验第120-121页
 6.6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6页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123-124页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124-125页
 7.3 结束语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受众研究的“质化”传统
下一篇:Cap和t-blocking集合的新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