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对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特性 | 第8-10页 |
·气溶胶粒子化学组分对CCN谱的影响 | 第10-11页 |
·气溶胶粒子化学组分对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观测资料和研究方法介绍 | 第14-18页 |
·观测地点及仪器介绍 | 第14-16页 |
·气溶胶样品采集及分析 | 第16页 |
·轨迹计算模式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黄山气溶胶离子成分分析 | 第18-28页 |
·气溶胶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及谱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气溶胶中可溶性组分浓度水平 | 第19-23页 |
·主要可溶性离子季节变化 | 第20-21页 |
·主要水溶性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与其他地区浓度水平比较 | 第22页 |
·海洋对气溶胶成分影响估计 | 第22-23页 |
·可溶性气溶胶组分来源分析 | 第23-27页 |
·轨迹聚类分析不同天气形势下气溶胶成分差异 | 第23-24页 |
·可溶性气溶胶组分质量浓度谱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模式介绍及初始条件 | 第28-34页 |
·绝热气块模式简介 | 第28-29页 |
·模式初始化条件 | 第29-32页 |
·初始干气溶胶谱 | 第29-30页 |
·初始热力学条件 | 第30页 |
·黄山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尺度分布 | 第30-32页 |
·模拟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第五章 不同组分气溶胶吸湿性的模拟研究 | 第34-42页 |
·不同化学组分对GF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相对湿度下GF差异 | 第36-38页 |
·不同上升速度对GF影响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多组分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特征影响 | 第42-60页 |
·化学组分对CCN谱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42-49页 |
·对气溶胶粒子活化临界过饱和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化学组分对CCN活化谱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与实测CCN谱对比 | 第46-49页 |
·不同化学组分对云微物理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49-57页 |
·对气块最大过饱和度的影响 | 第49-52页 |
·对云滴数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对云滴谱的影响 | 第53-56页 |
·与实测的一次云雾过程个例对比 | 第56-57页 |
·不同化学组分对云光学厚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本文特色 | 第61页 |
·本文不足及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