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言 1978-1988,小说与“自然”的当代遇合 | 第6-11页 |
第一章 1978-1988小说的“自然”表现形态及观念 | 第11-22页 |
第一节 1978-1988小说的“自然”形态 | 第11-15页 |
1、“自然”的诗化—对人与“自然”精神同一性的追求 | 第11-12页 |
2、“自然”的人格化—对立与和谐 | 第12-14页 |
3、“自然”的文化性—对“根”的寻求 | 第14-15页 |
第二节 1978-1988小说的“自然”观念 | 第15-22页 |
1、秀美雅致与雄浑奇特—小说的“自然”美学观 | 第16-17页 |
2、还原生命—小说的“自然”伦理观 | 第17-19页 |
3、向“自然”深处漫溯—小说的“自然”文化观 | 第19-22页 |
第二章 1978-1988小说的“自然”叙事策略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小说的“自然”美学叙事 | 第22-28页 |
1、天然去雕饰—汪曾祺的小说“自然”叙事 | 第22-25页 |
2、浓墨重彩—张承志的小说“自然”叙事 | 第25-27页 |
3、力与柔—叙事的自然与“自然”的叙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小说的“自然”伦理叙事 | 第28-31页 |
1、黑色的舞蹈—残雪的寓言化审丑叙事 | 第28-29页 |
2、走入林莽—“混沌”的伦理表达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小说的“自然”文化叙事 | 第31-33页 |
1、简古、深远、玄奥—韩少功的“自然”文化图式 | 第31-32页 |
2、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自然”的神秘表现 | 第32-33页 |
第四节 1978-1988小说“自然”叙事的独特性 | 第33-35页 |
1、外向型叙事与内向型叙事 | 第33-34页 |
2、俯察式叙事与零距离叙事 | 第34-35页 |
第三章 1978-1988小说“自然”叙事的价值评判 | 第35-38页 |
第一节 小说“自然”叙事的合理性价值 | 第35-37页 |
1、小说“自然”叙事的精神主题:寻求理想家园 | 第35页 |
2、小说“自然”叙事的思想价值:否定当下 | 第35-36页 |
3、小说“自然”叙事的文化本质:乡村意识的留存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小说“自然”叙事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