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利息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

第一章 导论第1-18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利息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利息率风险管理第11-12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中潜在的问题要求重视利息率风险管理第12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选题的目的第12页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3-16页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3-15页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第15-16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成因与识别第18-25页
   ·利息率市场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18-21页
     ·利息率市场化的内涵第18-19页
     ·利息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19-21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成因第21-22页
     ·利息率市场化前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成因第21页
     ·利息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形成机理第21-22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识别第22-25页
     ·市场化条件下的利息率风险第22页
     ·利息率风险的识别第22-25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成因第25-2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5-26页
     ·利息率风险管理的制度和组织建设第25页
     ·利息率风险分析量化的模型建设第25-26页
     ·利息率风险防范的手段第26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7页
     ·利息率风险管理观念的滞后和人才的匮乏第26页
     ·缺乏完备高效的利息率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第26页
     ·利息率风险的衡量、评估和规避机制尚未建立第26-27页
     ·业务品种、结构单一第27页
   ·导致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第27-29页
     ·长期的利息率管理体制的制约第27页
     ·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第27-28页
     ·我国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低第28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健全第28-29页
第四章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衡量与控制第29-46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衡量第29-36页
     ·利息率敏感性缺口分析第29-32页
     ·持续期分析第32-35页
     ·动态模拟分析法第35-36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的控制第36-41页
     ·利息率风险控制的表内方法第36-37页
     ·利息率风险控制的表外方法第37-40页
     ·资产证券化第40-41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性第41-42页
     ·利息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将成为利息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第41页
     ·持续期缺口管理是进行利息率风险管理的辅助手段第41页
     ·金融衍生市场不存在是表外管理技术应用的“瓶颈”第41页
     ·应用资产证券化技术来管理利息率风险的时机尚不成熟第41-42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实证分析第42-46页
     ·银行甲的资产负债状况及其所面临的利息率变动情况第42-43页
     ·银行甲的利息率风险水平分析第43-45页
     ·银行甲所面临的利息率风险的控制第45-46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第46-51页
   ·利息率风险管理组织建设第46-47页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在利息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第46页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建设第46-47页
   ·利息率风险管理计量系统第47-48页
     ·建立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47页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利息率风险管理模型第47-48页
   ·利息率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建设第48-49页
     ·加强与完善利息率风险内部监控机制第48-49页
     ·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内部监控机制建设原则第49页
   ·金融监管机构利息率风险监控体系建设第49-51页
     ·强化金融监管当局对利息率风险的外部监管第49-50页
     ·重视发挥银行同业公会的监督作用第50-51页
第六章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利息率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1-54页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推行业务结构与经营收益多元化第51页
   ·开展价值分析,建立产品定价体系第51-52页
   ·完善金融市场,加快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第52页
   ·培养“金融工程师”,建立高素质的利息率风险管理队伍第52-54页
结束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三维飞机目标识别研究
下一篇: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5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