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的由来及背景 | 第7-9页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逻辑体系、研究方法及理论工具 | 第9-10页 |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逻辑体系 | 第9页 |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11-15页 |
2.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 第11页 |
2.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1-15页 |
第三章 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19页 |
3.1 高技术产业及界定 | 第15-16页 |
3.2 建立高技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16页 |
3.3 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 | 第16-18页 |
3.4 两个评价指标体系间的内在联系 | 第18-19页 |
第四章 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33页 |
4.1 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定性分析 | 第19-28页 |
4.1.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的重点 | 第19-21页 |
4.1.2 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性及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4.1.3 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 | 第25-28页 |
4.2 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28-33页 |
4.2.1 灰色关联模型的原理 | 第28-29页 |
4.2.2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29-33页 |
第五章 重庆市高技术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33-45页 |
5.1 重庆市高技术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第33-36页 |
5.1.1 重庆市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5.1.2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5.2 重庆市高技术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 | 第36-42页 |
5.2.1 相关分析 | 第36-40页 |
5.2.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40-42页 |
5.3 结论及建议 | 第42-43页 |
5.4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构想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