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白细胞介素2(IL-2) | 第13-14页 |
| ·白细胞介素-2(IL-2)的受体与信号通路 | 第14-15页 |
|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 | 第14页 |
| ·IL-2R的信号传导通路 | 第14-15页 |
| ·白细胞介素2与肿瘤免疫 | 第15-17页 |
| ·肿瘤免疫 | 第15-16页 |
| ·IL-2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第16页 |
| ·IL-2的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 ·白细胞介素-2的副作用 | 第17-18页 |
| ·临床应用IL-2治疗肿瘤的新进展 | 第18-21页 |
| ·提高IL-2稳定性研究 | 第18-19页 |
| ·低剂量IL-2在癌症病人中的治疗 | 第19页 |
| ·抗体-IL2融合蛋白 | 第19-20页 |
| ·小分子靶向性IL-2融合蛋白 | 第20-21页 |
| 第2章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SIL)构建、表达制备工艺研究 | 第21-58页 |
| ·SIL蛋白的设计与构建 | 第21-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 ·靶向白细胞介素发酵工艺研究 | 第29-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破菌及包含体洗涤工艺研究 | 第38-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0-45页 |
|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变性纯化工艺研究 | 第45-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复性工艺研究 | 第52-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3章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性质研究 | 第58-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 ·试剂 | 第58-59页 |
| ·仪器设备 | 第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3页 |
| ·SIL蛋白含量(浓度)确定 | 第59-60页 |
| ·SIL蛋白纯度分析 | 第60-61页 |
| ·SIL质谱分析 | 第61页 |
| ·SIL紫外光谱分析 | 第61页 |
| ·SIL荧光光谱 | 第61-62页 |
| ·SIL刺激CTLL-2细胞增殖活性 | 第62-63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63-68页 |
| ·SIL不同蛋白定量方法 | 第63页 |
| ·SIL蛋白纯度 | 第63-66页 |
| ·SIL质谱分析 | 第66-67页 |
| ·SIL紫外光谱 | 第67-68页 |
| ·SIL荧光光谱 | 第68页 |
| ·SIL刺激CTLL-2细胞增殖活性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4章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的肿瘤靶向性研究 | 第70-85页 |
| ·SSTR2表达肿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70-72页 |
|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2页 |
| ·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SIL肿瘤结合 | 第72-74页 |
|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4页 |
| ·免疫荧光法分析SIL与肿瘤细胞的结合 | 第74-76页 |
|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6页 |
| ·SIL结合肿瘤细胞后刺激CTLL-2增殖活性的研究 | 第76-80页 |
|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77-80页 |
| ·体内靶向性研究 | 第80-84页 |
| ·SIL蛋白的~(125)I标记、放化纯度及生物活性鉴定 | 第80-82页 |
| ·SIL在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中的体内分布研究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5章 靶向白细胞介素-2毒副作用(诱导血管渗漏综合症)研究 | 第85-92页 |
| ·实验模型建立 | 第85-89页 |
| ·实验材料 | 第85页 |
|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86-89页 |
| ·靶向白细胞介素SIL血管渗漏实验 | 第89-91页 |
| ·实验材料 | 第89页 |
|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90-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6章 靶向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92-100页 |
| ·实验材料 | 第92页 |
| ·实验方法 | 第92-94页 |
| ·SIL抑制昆明小鼠H22、S180实体瘤实验 | 第92-94页 |
| ·SIL抑制C57小鼠H22肝癌实验 | 第94页 |
| ·生命延长率实验 | 第94页 |
| ·数据处理 | 第94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94-98页 |
| ·对昆明小鼠H22肝癌、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 | 第94-96页 |
| ·对C57BL/6小鼠H22瘤抑瘤作用 | 第96-97页 |
| ·H22荷瘤C57小鼠存活率结果 | 第9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 附录 | 第108-116页 |
| 附录1 电泳方法(SDS-PAGE) | 第108-111页 |
| 附录2 R-HPLC法 | 第111-112页 |
| 附录3 盐酸胍紫外法 | 第112-114页 |
| 附录4 福林-酚(Lowry)蛋白浓度测定法 | 第114-11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6-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