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风格 | 第8-13页 |
(一) 毛泽东哲学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伦理本位主义哲学的思想特色 | 第8-9页 |
(二) 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用不二”的思想风格 | 第9-10页 |
(三) 毛泽东哲学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躬行践履”的经验论传统 | 第10-11页 |
(四) 毛泽东哲学思想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一种地道的中国哲学 | 第11-13页 |
二、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25页 |
(一)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 | 第13-16页 |
(二) 毛泽东改造古代求实学风,创立“实事求是”的中国化唯物论 | 第16-22页 |
(三)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历史观的批判与升华 | 第22-25页 |
三、毛泽东对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继承与发展 | 第25-37页 |
(一)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改造 | 第25-29页 |
(二) 毛泽东的矛盾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第29-33页 |
(三) 毛泽东对辩证法其它范畴的改造 | 第33-37页 |
四、毛泽东对中国传统认识论思想继承与发展 | 第37-46页 |
(一)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认识论唯物与唯心思想的整合 | 第37-40页 |
(二) 毛泽东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学说,创立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第40-44页 |
(三) 毛泽东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学论述 | 第44-46页 |
五、毛泽东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启示 | 第46-53页 |
(一) 毛泽东变革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贡献 | 第46-48页 |
(二) 批判继承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 第48-49页 |
(三) 在新时期必须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 | 第49-51页 |
(四) 以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为核心,重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灵魂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