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图清单 | 第10-12页 |
| 表清单 | 第12-13页 |
| 缩略词表 | 第13-16页 |
| 符号表 | 第16-20页 |
| 1 绪论 | 第20-32页 |
| ·引言 | 第20-21页 |
| ·组播路由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21-23页 |
| ·组播路由算法和协议 | 第23-28页 |
| ·组播路由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组播路由协议 | 第26-27页 |
| ·组播路由算法的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8-31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2 QoS组播路由的理论基础 | 第32-45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QoS网络路由的基本概念 | 第32-37页 |
| ·QoS路由的网络模型 | 第32-33页 |
| ·QoS度量 | 第33-34页 |
| ·QoS单播路由 | 第34-37页 |
| ·QoS组播路由算法 | 第37-44页 |
| ·QoS组播路由网络模型定义 | 第37-38页 |
| ·QoS组播路由问题的分类 | 第38-40页 |
| ·Steiner树问题及算法 | 第40-41页 |
| ·QoS约束的Steiner树问题及算法 | 第41-43页 |
| ·其它组播路由问题及算法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3 QoS路由仿真器QRSIM的实现 | 第45-55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随机网络拓扑生成算法 | 第46-48页 |
| ·QRSIM的总体框架 | 第48-50页 |
| ·QRSIM的功能模块 | 第50-54页 |
| ·系统配置模块 | 第51页 |
| ·网络拓扑生成模块 | 第51-52页 |
| ·路由仿真模块 | 第52页 |
| ·性能分析模块 | 第52-53页 |
| ·结果输出模块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时延约束最小代价的组播路由算法 | 第55-87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时延约束最小代价组播路由问题描述 | 第55-56页 |
| ·相关算法介绍 | 第56-58页 |
|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组播路由算法 | 第58-69页 |
| ·算法描述 | 第58-63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63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63-69页 |
| ·网络代价性能 | 第64-66页 |
| ·网络时延性能 | 第66-67页 |
| ·CPU运行时间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基于禁忌搜索方法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组播路由算法 | 第69-80页 |
| ·禁忌搜索方法 | 第70页 |
| ·基于边交换的算法 | 第70-73页 |
| ·基于路径交换的算法 | 第73-76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76-77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77-80页 |
| ·网络代价性能 | 第77-79页 |
| ·收敛性能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基于链路优化的时延约束最小代价组播路由算法 | 第80-86页 |
| ·算法描述 | 第81-82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82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82-85页 |
| ·网络代价性能 | 第82-84页 |
| ·网络时延性能 | 第84-85页 |
| ·CPU运行时间 | 第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5 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 | 第87-100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描述 | 第87-88页 |
| ·相关算法介绍 | 第88-90页 |
| ·基于模拟退火的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 | 第90-99页 |
| ·模拟退火方法 | 第90-92页 |
| ·算法描述 | 第92-95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95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95-99页 |
| ·网络代价性能 | 第96-97页 |
| ·时延抖动性能 | 第97-98页 |
| ·收敛性能 | 第98-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6 Qos约束的多点到多点组播路由算法 | 第100-113页 |
| ·引言 | 第100页 |
| ·共享组播树和信源组播树 | 第100-103页 |
| ·时延约束的多共享组播树问题描述 | 第103-104页 |
| ·相关算法介绍 | 第104-105页 |
| ·多共享组播路由算法SCA | 第105-107页 |
| ·分布式多共享组播路由算法DISA | 第107-108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108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08-111页 |
| ·SCA算法性能 | 第108-110页 |
| ·DISA算法性能 | 第110-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14-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6页 |
| 附录A 随机网络拓扑生成算法的伪代码 | 第126-128页 |
| 附录B QRSIM的部分界面 | 第128-129页 |
| 附录C QRSIM的主要数据结构定义 | 第129-131页 |
| 附录D 定理4.4.1.1的证明 | 第131-133页 |
| 附录E 算法伪代码 | 第133-140页 |
| E. 1 LRDLMA算法伪代码 | 第133-134页 |
| E. 2 TSESMA算法伪代码 | 第134-135页 |
| E. 3 TSPSMA算法伪代码 | 第135-136页 |
| E. 4 LODMA算法伪代码 | 第136-138页 |
| E. 5 SADVMA算法伪代码 | 第138-140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