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第9-18页 |
(一)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内涵 | 第9-11页 |
(二)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特征 | 第11-16页 |
1 情感性 | 第11-13页 |
2 创造性 | 第13-15页 |
3 形象性 | 第15-16页 |
(三)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功能 | 第16-18页 |
1 激励情感,诱发兴趣 | 第16-17页 |
2 启迪心智,谐悦精神 | 第17-18页 |
二、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美学基础 | 第18-27页 |
(一) 系统原理 | 第18-21页 |
(二) 和谐原理 | 第21-22页 |
(三) 愉悦原理 | 第22-25页 |
(四) 创新原理 | 第25-27页 |
三、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 第27-43页 |
(一)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原则 | 第28-36页 |
1 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 第28-30页 |
2 科学性与审美性结合的原则 | 第30-31页 |
3 和谐性原则 | 第31-33页 |
4 愉悦性原则 | 第33-36页 |
(二) 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方法 | 第36-43页 |
1 情感教学法 | 第36-38页 |
2 形象教学法 | 第38-40页 |
3 情境教学法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